返回顶部

宜宾茶在逆势中突破飞扬

http://www.scol.com.cn  (2016-03-15 08:56:37)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颜婧  

时光荏苒,从2008年第一届中国·宜宾早茶节成功举办,到今年,早茶节已经走进了第九个年头。九年来,宜宾茶产业在坚守中突破,在逆势中飞扬,犹如出鞘利剑,让人眼前一亮。

内外皆修 积蓄发展动力

“宜宾产好茶,好茶在宜宾。”作为全国最大的早茶生产基地,今年的宜宾早茶与以往相比虽然整体推迟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与全国同纬度地区相比,仍然是最早的早茶。

要说起早茶,不得不提到宜宾发展早茶的“内外皆修”。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宜宾,不仅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更是世界茶叶发源地之一。这里出产的茶叶,仿佛天生就在核心竞争力上占有优势。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在宜宾,600米海拔以上茶叶主产区域森林覆盖率高达60%以上。绝佳的生态环境自然保证了宜宾茶的品质,搭配着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宜宾茶就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逐渐生长起来。

面对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我市在发展早茶上一点也不含糊,一点也不懈怠,尤其是近年来,全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重振川茶雄风、打造千亿产业”的重大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2365”发展战略、建设绿色宜宾、打造绿色食品工业城市的总体部署,科学编制《宜宾市茶产业发展十年总体规划(2016—2025)》,明确全市茶产业的发展定位、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全市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效支撑了川茶产业的振兴。

发展逆势飞扬 亮点频闪

僰道出香茗,悠悠三千载。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中国早茶之乡、红茶“川红工夫”的故里和发源地,茶叶一直是宜宾的传统大宗出口商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已有“宜宾早茶”、“川红工夫”、“屏山炒青”、“筠连苦丁茶”等5个茶叶公共区域品牌,3个地理证明商标,5个茶叶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31个茶叶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9个茶叶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四川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示范企业。2015年,“宜宾早茶”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获得“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全国20个、四川省2个),成功跻身中国名茶行列,品牌价值已达到111.09亿元。与此同时,企业品牌同步壮大,“天府龙芽”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获得“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全国50个、四川省3个),天府龙芽六大茶类系列、叙府龙芽、早白尖、鹿鸣等绿茶品牌和长江红、叙府金芽、红贵人、醒世红茶黄金白露、乌蒙韵等红茶品牌知名度在快速提升。在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向社会正式发布《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中,我市10个茶叶品牌榜上有名,约占全省入选31个农产品品牌的三分之一。

有实力自然站得更稳。2015年,即便是在全国茶叶行情下滑的大环境下,宜宾茶产业仍然保持了逆势增长势头,全市茶园总面积已达103万亩,其中投产面积78万亩,良种面积84万亩;全市茶叶产量5.05万吨,较2014年增产0. 5万吨,增幅11%;茶叶鲜叶产值达21.9亿元,较2014年增加3.42亿元,增幅18.5%;全市茶企实现出口总金额1217万美元,同比增长42.8%,占全省58.06%,出口额、出口量继续稳居全省第一。

在出口上,通过企业的创新发展,宜宾茶叶的出口逐年递增,快速增长,出口总额已经从2009年的24万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852万美元。同时,我市还围绕打造“宜宾早茶”、“川红工夫”等公共区域茶品牌,依托“宜宾早茶节”等活动,让茶叶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各种茶叶展销会,加大宣传投入力度,使“宜宾早茶”、“川红工夫”两大公共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越来越高。2015年,在我市茶叶出口总额的1217万美元中,龙芽、双星、川红、升泰4家企业出口就达到1199万美元。市场的拓展,让宜宾的缕缕茶香,飘到了俄罗斯、欧洲等12个国家和地区。

坚守中突破自我

顺势而为,加快推进宜宾茶业现代化,不仅是宜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山区茶农打造全面实现小康的产业支撑的迫切需要。省委、省政府对川茶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深远谋划,也为宜宾茶产业再创辉煌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环境。全市将坚持“健康茶业、绿色发展”引领,加快推进现代茶叶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力争到2025年,茶叶实际投产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干茶产量10万吨左右,茶产业综合产值(现价)达到400亿元左右,销售收入上50亿元茶叶企业2家、10-50亿元2家、1-10亿元5家,成为全国优质绿茶、优质红茶、优质黑茶核心区之一和最强的小叶苦丁茶核心区,全国优质出口绿茶和红茶核心区之一,四川省乃至全国茶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示范区。

在品牌塑造上,我市将紧扣“天府龙芽”全省公共品牌,“宜宾早茶”、“川红工夫”、“屏山炒青”三个区域公共品牌,以多媒介传播和早茶节、川红工夫营销宣传活动等为载体,持续提升“宜宾茶”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营销拓展上,我市将支持企业组建或联建营销公司,借助大型电商平台开展电子商务营销和微营销;鼓励有经验、有实力、有团队的企业设立电子商务公司,集成销售各企业的茶叶产品。在质量安全上,加强对土壤、大气、水质的检测监督,严禁高毒高残农药、不合格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投入使用,鼓励和支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绿色、有机茶园认证,保护茶区生物多样性。在产业延伸上,积极推动茶叶精深加工,推动茶叶由一产向二、三产延伸,重点发展茶食品、茶饮料、茶叶功能成分衍生产品、茶叶工艺品四大类,培育起较为成熟的茶叶衍生产业集群,到2025年,茶饮料产业产值20亿元以上、茶叶科技产业产值10亿元以上,衍生产业产值达到70亿元。(宜宾日报 王悠璐)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