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宜宾珙县敬老爱老模范人物张志忠:用爱撑起最美夕阳红

http://www.scol.com.cn  (2017-05-18 17:52:56)  来源:四川在线宜宾频道  
编辑:颜婧记者 曹洋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曹洋)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发布《全国老龄工作委关于表彰第二届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模范人物”的决定》,宜宾珙县洛表镇敬老院院长张志忠便是全国“敬老爱老模范人物”之一。

5月的天气,烈日炎炎,珙县洛表镇敬老院的菜地里,一位普通的老人正深一锄浅一锄地为玉米锄草施肥,汗水沿着他沟壑纵横的脸缓缓流下,最终淌入了泥土里,他却恍然未觉。

这位正在锄草挖地的普通老人便是洛表镇敬老院院长张志忠,他曾是1981年从铁道兵转业的铮铮军人,也曾是带领群众锐意进取的乡长、书记,但现在,张志忠更愿意称呼自己为一名“社会工作者”。

11年的坚守

他要把敬老院打造成为一个“家”

种菜、打米、喂猪、端茶递水、提屎提尿、抱上抱下......日复一日,11年的岁月里,张志忠在敬老院里重复着这样的步调。这座坐落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侧的川南民居建筑,离张志忠的家只有15分钟的步行路程,但多年来他每月只回家3次,有时候半个月也不能回家。“这里忙,这里的老人需要有一个能支撑的人把他们照顾好。”这是张志忠常挂在嘴边的话。

洛表镇敬老院,现有50名老人,加上张志忠,只有四名工作人员,其中两名专职负责厨房的相关事务。照顾老人的胆子便落在了张志忠的肩上。而孤寡老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的独自生活,造就了老人们孤怪的脾气和生活习性,在敬老院的集体生活中总有不少摩擦和不适应。怎么样才能把这群“孤怪”的人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集体”,这成为了摆在张志忠眼前的难题。

要改变习惯,先改变观念;如何转换观念,唯有学习一路可行。10天学习1次,半年后半个月学习1次,一年后改为1个月学习1次……从管理制度到时事政治,无所不包,这是张志忠给敬老院制定的学习制度。同时,针对本院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比如,卫生管理,他认为“卫生是敬老院的脸面”,建立卫生管理奖惩制度,纠正老人不良卫生习惯,设置举报有奖的形式,很快扭转了脏乱差现象,全院面貌焕然一新。“有次上面的部门下来检查工作,有个司机丢了一个烟头,马上就有人来跟我说了。”

此外,为了让老人们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建立“同舟共济”的情感,他在敬老院周围,先后租地3亩多,发动老人们参加劳动,种菜、种粮食,并在敬老院里建起了养猪场……他自豪地说:“我们基本上不买菜,每月杀1头猪!”两年来,他在维护好院内设施的同时,建起了太平间、养猪场、沼气池、烤火房,硬化了260平方米的场坝……望着堆放了稻谷的粮仓,他深情地说:“我老了,不可能干一辈子,但我们做事要想远点,要为敬老院今后的发展着想,毕竟以后的老人会越来越多的,这里一定要管理来像一个家,而且要越来越好,让越来越多的老人爱上这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一个有大爱的老兵

“敬老院的老年人简直太享福了,瘫了的——张院长抱上抱下,病了的——张院长跑前跑后,死了的——张院长还要为他们送终。”“张院长这个人就是心肠好,又肯帮忙,他那敬老院不管啥子事喊到我们,没的说的。”附近的村民说起张志忠都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在张志忠的回忆中,自他接手管理敬老院以来,已经先后送走了24位老人。陈金玉老人,90多高龄,瘫痪在床72天后病故,病重期间,张志忠抱起来提屎提尿、喂水喂饭、打针喂药;潘二元,也是90多岁高龄的老人,精神有点问题,长期不洗澡,还要打人,张志忠亲自上前帮他洗澡,病故前瘫痪1个多星期,张志忠全程护理;冯正明和刘信如是残疾人,衣被不准别人洗,非认定张志忠不可……

张志忠从担任院长以来,就像老人们的儿子一样,从给孤寡老人剪指甲、理发、洗衣服、洗澡,到熬汤、喂饭、煎药、喂药,到守着老人无憾、安详地离开人世。无论是是生活小事,还是人之大义,他都一肩挑了起来。“这些老人太可怜了,无儿无女的,我就当一回儿子,给他们送终尽孝吧。”

“张院长,如果你不干了,我们就回去了。”老人敖建华忍不住这样说到。

“我不求别人说我做得有多好,只求自己的心里要过得去。我渐渐也老去了,但我会干到干不动的那一天。希望更多有耐心、爱心、决心和信心的人加入这个行业。”说到未来,张志忠也有着自己质朴的心愿。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