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借牛还牛” 宜宾屏山县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

http://www.scol.com.cn  (2016-08-23 16:23:35)  来源:四川在线宜宾频道  
编辑:颜婧记者 曹洋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实习记者 曹洋)宜宾屏山县屏山镇柑坳村是该县78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423户1649人,其中贫困户94户366人,贫困发生率22.2%。作为2016年脱贫摘帽的重点贫困村,这个在过去除传统的小型种养业外,无规模特色主导产业的贫困山村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实现脱贫摘帽成了大难题。

面对难题,村两委通过积极探索,将目光放在了该村最大的优势上:2011年,村民陈良兴等5人自筹资金400万成立了一家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到2015年,合作社出栏肉牛已达到500多头。

柑坳村以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把财政扶贫资金入股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把股权量化给贫困户,合作社再利用这笔资金买回牛犊借给贫困户,贫困户把肉牛养大后交回合作社,得到养牛的劳务收入和股权分红。

这个模式被柑坳村老百姓称为“借牛还牛”,实现了扶贫资金变资本、贫困群众变“股东”,发展起了脱贫产业。

农户养牛财政出本钱

“借牛还牛”、实现精准扶贫,前提是有牛可借。按照市场价格,买一头400斤的牛犊需要6800元,如果一户贫困户借5头,就需要3.4万元,几十户贫困户算下来,需要上百万元的投入,这个本钱是合作社自身无法承受的。

而财政扶贫资金给柑坳村带来新思路。

2015年,屏山县财政拿出90万元,无息借给柑坳村的养牛合作社,购买了110头牛犊,并以专合社的名义借给22户贫困户(每户5头),专合社把这批肉牛销售后归还县财政本钱。

郭元海成为该模式的受益人之一。2015年,郭元海和父亲两人就加入了专合社,“我家寄养的第一批肉牛专合社已回收。现在,第二批牛都喂了半个月了;我们不出钱,没风险,只管喂养、领工资。”

10多天前,郭元海父子在合作社的技术指导下,将饲养了10个多月的牛卖给了专合社,他和父亲净得了18000元的工资。

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是柑坳村探索出的另一种模式。

今年,柑坳村又得到200万省财政资产收益扶贫试点资金。这笔资金以入股的方式投入到肉牛养殖专合社;专合社拿着这笔钱为新增的38户贫困户购买了213头牛犊。

“专合社以1万元每股全部量化为自愿参加肉牛养殖贫困户优先股权,这就是‘股权动态量化分红方式’。”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良兴介绍,“股权动态分红方式”是每户贫困户6%-8.5%股,其余农户3.5%股,对股权进行动态量化;凡新加入养殖的贫困户,专合社把已脱贫户中取得量化的股权收回然后再分配给他们。

除此之外,专合社还实行利润二次分红,今年参与量化股权的持股人除享有200万元(即200股)带来的保底分红外,将按照养殖户在专合社中的占股比例获得二次分红。今年创新“量化股权”模式后,新带动38户贫困户养殖肉牛213头,户户均年增收一万元以上。

养牛没有后顾之忧

养牛,需要有“牛圈、技术、饲料投入、销路”。贫困户什么都没有,怎么养?

牛圈问题,财政资金来解决。相关责任人介绍,“2015年起,县财政按140元每平米给予贫困户建圈全额补助。”但是对于贫困户也有约束:如果贫困户养牛满了三年,圈舍产权就归贫困户;如果没有满三年,少一年就从养殖收益中扣一年的圈舍成本。同时,建圈也相当于“交钥匙”工程,专合社帮助贫困户统一建圈。

而养牛所需要的技术、饲料投入、销路这三个问题,全部都由专合社来解决。

专合社通过免费的技术培训,统一疫苗防控,统一配送精饲料,统一销售,来解决养牛所产生的一系列难题。这样一来,贫困户只需要负责割青草、日常喂养、每天打扫圈舍卫生,饲养过程不用投入一分钱。

在养牛风险如何防范上,柑坳村预见性的采取了一些防范机制。如何防范把牛养死?一方面合作社统一疫苗防控;另一方面,购买了肉牛养殖保险,280元的保险,县财政补贴210元,专合社承担70元。

为了保障贫困户的利益,县、镇、村及村民集体发力,健全财务制度,公开养牛、卖牛流程,规定合作社的存栏量,多方面来确保贫困户的利益。据村民介绍:“养殖肯定是要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但近些年肉牛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并且合作社的规模扩大也让大家心里更加踏实。”

柑坳村模式带来了新思路

柑坳村模式,在贫困户、合作社和村集体之间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收到了突出效果。

调动了贫困户自力更生的积极性,实现了扶贫扶志。先锋组的贫困户严云兵说起养牛,满脸喜色:“我饲养的第一批牛刚刚出栏,第二批牛才进圈,并获得了专合社3.5%的股权,每股享有500元的保底分红。”

做大了专合社的规模,增强了专合社的带动力。陈良兴表示:“由于财政扶贫资金的入股,专合社规模不断扩大,在周边市场有了‘议价权’,这是以往‘单打独斗’的时候无法实现的。”

实现了财政扶贫资金真正的“物有所值”。财政扶贫资金不仅带给了贫困户股权分红,让扶贫资金真正实现“鸡生蛋、蛋生鸡”,同时也带给了村集体股份收入,大大增强了村两委的服务能力。

“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柑坳村的“借牛还牛”使全村实现了增收,养牛产业成为全村的特色产业和脱贫的主导产业。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