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搞活经济发展民生 岷江边五年崛起美丽新屏山

www.scol.com.cn  (2017-10-16 22:20:14)  来源:四川在线宜宾频道  
编辑:颜婧记者 王扬 何东  

随着国家西电东送大型骨干项目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2012年,宜宾市屏山县的县城搬迁让世人瞩目。

屏山县旧城县位于金沙江畔,向家坝电站建成后,库区蓄水水位380米,其淹没区涉及屏山县沿江12个乡镇,搬迁人口近6万人。

2012年5月底,金沙江汛期来临,屏山县前完成整体搬迁。屏山中学首批千名师生的搬迁,意味着县城整体搬迁正式全面启动。当时的岷江畔的屏山新县城,林立着正在施工的塔吊,处处都是大型机械车辆的轰鸣。

5年过去了,如今的新县城建成怎样了?从金江河畔搬到了岷江河畔,老屏山人的生活,过得怎么样?请看四川在线宜宾频道为您带来的屏山搬迁5年系列报道。

——专访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屏山县委书记邱东林

屏山,春秋时期,分属古蜀国和古僰候领,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城。随着国家西电东送大型骨干项目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屏山县被列为库区县的国家移民开发重点县,2012年5月,县城从金沙江边的屏山镇搬迁至岷江河畔的新发乡。

“回首五载历程,凝全县之智,聚全县之力,完成了一城五镇近6万移民的集体搬迁,如期落实了五年再造一个新屏山的宏图。搬迁过程中无一人伤亡,按时完成任务保证了向家坝水电站如期蓄水,创造了水库移民的新篇章。”邱东林表示,作为宜宾市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攻坚克难方可脱贫致富,跨越发展才能富民强县。在屏山搬迁5周年之际,邱东林接受了四川日报宜宾全媒体中心记者专访,搞活经济,发展民生,美化城市,邱东林心中那个未来的屏山,是一个青山绿水的屏山,也是向家坝库区的经济强县。

关键词:经济

记者:屏山从老县城搬到新县城,随着区位的更变,请问书记,县委、政府对屏山产业的发展是怎么布局的?5年来,屏山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邱东林:对比五年前,如今屏山工业体量、城镇面貌迈上了新台阶,农业、服务业发展快速提升,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整体经济发展跨越翻番。规上企业从9户增加到34户,地区生产总值由20.69亿元增加到40.06亿元。纺织主导产业全面成型,我们引进江苏东群、山东恒丰、浙江浪莎、宜宾丝丽雅四大巨头企业初步形成纺织主导产业,预计今年产值达到20亿元,支柱产业已初具雏形。富硒农产品基本成型。我们引进米奇、五尺道、枫丹白鹭等大型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目前,屏山节日消费热点初步成型。龙华八仙山3A级景区成功创建,建成商业步行街等4个商业综合体,均实现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按照一月一节庆,彝族火把节、梨花节、桂圆节等特色活动已在市内有一定知名度。

记者:屏山县是宜宾市唯一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发展经济带领全县脱贫是县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请问书记,目前全县的脱贫工作情况如何?

邱东林: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和向家坝库区淹没重点县,在面临移民和扶贫互相交织的情况下,建立“1组3片15队78工作组”工作体系,组建1000余人攻坚平台,实施“五个一批”“十大行动”“九大产品”“六个精准”等强力措施,创新开展“五联模式” “两变模式”等经验被全省推广。经过全县人民的努力,目前贫困村从78个减少到66个,贫困人口从6.85万人减少到2.2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5.49%降到8.73%,省市精准扶贫现场会、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先后在屏山召开,屏山脱贫经验在全省交流近15次, “歇帮机制”经验被《人民日报》刊登。

关键词:民生

“学生能上好学,群众生了病能有好的医疗,这样,大家才能安居乐业。”说起民生事业,邱东林如数家珍。

记者:教育和医疗是与每个家庭密切相关的,请问邱书记,搬迁5年来,屏山县的教育和医疗事业发展的情况如何?

邱东林:搬迁5年来,屏山县的教育和卫计事业发展的势头非常良好。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飞跃。教育方面,屏山中学在校学生达到3590人,是移民搬迁前2倍;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达到1801人,是移民搬迁前3倍;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从157人增加到732人,并且实现连续8年增长,优质教育品牌逐渐形成。

卫生方面,2015年,县中医院通过“二甲”中医医院评审、2016年,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甲”综合医院复审,软硬件齐配,新增10余个科室,新开展10余种大型手术、60余项医疗服务,各级专业职称人数翻倍增长,实现市民就近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目标,教育卫生行业实现二十年飞跃。

记者:新县城的美丽有目共睹,请问书记,新屏山的城乡规划是怎样的?如何让群众住得更满意。

邱东林:要群众生活得好,住得满意,首先是要环境好,我们首先破解环保难题,县四大班子合力关停土纸厂1396家,新造林3.4万亩,退耕还林2.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2.9%。老君山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列为大熊猫栖息地,屏山被授予“中国四川山鹧鸪之乡”称号。

在城市建设方面,新增城镇建成区6.3平方公里,建成幸福美丽新村40个,城镇化率从27%提升到35%,绿化率从18.3%提升到34%,污水处理厂、体育馆、文化广场等城市配套功能逐步完善,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县城东迁后处于宜宾中心城市近郊,距离宜宾市区仅17公里,随着‘两路一桥’(宜屏快速通道、乐宜高速公路、岷江大桥)的通车,在交通时间上,屏山县从距离宜宾最远的区县变为最近的区县之一,劣势成功扭转成为优势。”

关键词:未来

“未来,屏山将围绕‘三个县’,打造‘四个屏山’。”访谈间,邱东林绘就出十三五的美好愿景图,他表示,县委县政府信心十足。

记者:请问邱书记,“三个县”是指的那三个县?

邱东林:首先是国家脱贫攻坚先进县。全国有592个贫困县中,全省有36个贫困县,屏山是宜宾市唯一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屏山在2014年度全省贫困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考核中获全省乌蒙山区第一名。屏山脱贫经验在全省交流近10次,脱贫典型案例经验分别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四川电视台播出2次,“五联模式”“两变模式”被省委主要领导签批,分别被省委办公厅《参阅信息》和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采用,屏山有信心、有能力建成“国家脱贫攻坚先进县”。第二是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县。绿色是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同时,屏山县又属全省58个生态功能重点县之一,全县森林面积50万亩,其中原始森林3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51.3%,有着大面积连片富硒土地,富硒土壤面积达240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面积43.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5.95%,种植的白魔芋、水稻、茶叶、柑橘等农产品硒含量较高,有机遇、有条件建设为“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县”。第三个县,是向家坝库区经济强县。屏山是向家坝水电站库区重点淹没县,涉及一城五个乡镇近6万移民搬迁。屏山发展条件好、势头足,因库区蓄水在我县境内形成宽约90平方公里、绵延103公里的“高峡平湖”,拥有丰富库区生态旅游资源。自2012年移民搬迁后,全县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20.69亿元增加到30.31亿元,到2015年增加到41.17亿元。屏山县未来以纺织、富硒、库区旅游为经济发展重点,经济实力将逐步增强。

记者:最后,请邱书记为我们描述一下,未来的屏山,是怎么样的屏山。

邱东林:我们集全县之力,打造我们的家园,可以用“四个屏山”来进行归纳。一是绿色屏山。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绿色资源、建设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根据“青山绿水之城”愿景,以绿色经济和绿色城市为抓手,推动三产绿色化,实现屏山出品的农副产品绿色生态无公害,屏山城市空气质量、水源、土壤均达到优秀状态。同步建成全国森林城市,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城镇化率达到35%。二是产业屏山。目标是纺织工业强县、富硒农业稳县,生态旅游兴县。围绕“一纺二硒三库游”主导产业目标,完成园区建成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合力推进三产联动发展。纺织产业达到100亿元,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富硒和旅游快速发展推进,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年游客100万人次。有了好的环境,有了经的经济,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成宜居屏山。立足“宜居”理念,推进以人为本的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完善城乡立体交通、安全饮水、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以高铁、高速网络为抓手,进一步畅通县城内外交通渠道,形成内外达的交通网络;城市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达到“有所居、有所游、有所乐”的状态,打造一座“吸引人、留住人”的宜居城市。最后,屏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我们搬了县城,但是不能丢了文化,我们的第四个屏山便是文化屏山,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凝聚社会共识、激发社会活力、坚持四级文明联创。我们要充分挖掘出屏山文化底蕴,围绕“金江号子”“彝族文化”等重点打造文化展览馆,完成马湖古城复建,塑造自己的文化品牌,让来屏游客“游有所学、学有所得”。(记者 王扬 何东)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