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宜叙高速6月下旬正式通车 宜宾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地位凸显

http://www.scol.com.cn  (2016-06-20 17:33:36)  来源:四川在线宜宾频道  
编辑:颜婧记者 邹霞  

宜叙高速(资料图)

宜叙高速(资料图)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邹霞)“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话对于任何一个经济发展中的城市都是适用的。6月20日,记者从四川宜叙高速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止目前宜叙高速公路所有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将于本月下旬正式通车。宜叙高速的通车,对宜宾交通网络体系而言,有何意义呢?而它又将为沿途地区的发展带来哪些优势?

串联宜宾5大热门景点 完善“一绕九射”交通体系

记者从宜叙高速线路图上看到,宜叙高速公路通车后,将串联起宜宾境内的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僰王山、七洞沟等5个热门旅游景点。从宜宾40分钟可到蜀南竹海,1小时到石海、僰王山;云南、成都、重庆等地游客到竹海可全程走高速,节省半个小时车程。

宜宾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宜叙高速是宜宾经泸州叙永、古蔺至贵州习水,进出川高速公路通道的组成部分,是全省重要的出川通道。作为全市“1绕9射”构建对外大通道的12条高速公路之一,宜叙高速的通车对完善四川省总体路网规划布局,加快宜宾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川滇黔渝四省市经济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宜宾—叙永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通往贵州至珠三角、北部湾的一条重要出川省际大通道,也是全国“白酒金三角(宜宾五粮液、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和古蔺郎酒)”重要的连接通道。宜宾至叙永高速公路,与建成的宜宾—乐山、宜宾—内江、宜宾—昆明、纳黔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宜宾—泸州、叙永—古蔺高速公路相连,对增强成渝经济地区的经贸往来,促进川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白酒产业化基地建设,优化旅游、矿产资源配置,发展川南特色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省最大苗族聚居县告别无高速历史

“兴文从此告别了没有高速的历史了!”宜叙高速的通车,最兴奋的还属兴文人民,因为它结束了全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兴文县不通高速的历史。至此,兴文县成功融入了全国高速公路网,迈入了宜宾一小时经济圈。

宜宾至叙永高速公路途径宜宾市翠屏区、长宁县、兴文县、泸州市叙永县,全长113.959公里,其中主线95.92公里,宜叙、宜泸高速公路连接线18.039公里。宜叙高速在兴文县境内共33.5公里,占地3300亩,分别在僰王山镇和古宋镇设置僰王山互通、兴文互通和兴文石海三个互通。

地处川滇黔结合部的兴文县,先天区位优势明显,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少数民族人文资源,却因为交通不便等因素,优势一直未得到较好的凸显。

据兴文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宜叙高速在兴文县古宋镇与成贵高铁形成“十”字形交汇,并实现与高铁站点互通,“宜叙高速公路的建成,成为第一条贯穿兴文的高速公路,兴文彻底告别了没有高速的历史”。

记者了解到,走现在的路线,兴文县到达宜宾市区有2小时40分钟左右的车程,而一旦宜叙高速通车,从兴文县城驾车到达宜宾市区将只需要1个小时,从宜宾出发到达兴文石海、兴文僰王山等景区的时间都将在1小时内,耗时缩短了一半以上。

兴文县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宜叙高速通车后,将极大地缩短兴文与周边市县的空间距离,解决兴文县交通“通而不快”的现状,成为兴文县的经济大动脉、发展快速路。

“兴文旅游前景非常乐观”,兴文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宜叙高速通车后,内江、泸州两个方向游客自助自驾出游数量将明显增加。目前,兴文石海景区、僰王山景区、麒麟苗族乡海纳沟、仙峰苗族乡等地的不少农家乐都已经完成了提档升级,将以自身资源优势和优质服务吸引各方游客。

为贫困地区铸就脱贫致富之路

“以前年轻人基本都是外出打工,现在都回来得差不多了。”刘浪一边洗车,一边向记者讲道,“现在经常有宝马、奔驰、奥迪等高端车来我们这里洗车,曾经还看到过几次保时捷、捷豹等路过。”刘浪告诉记者,这太平镇这样一个偏远落后的镇上,以前连轿车都很少看到。

刘浪家经营的汽车美容店就在兴文县工业园区斜对面,前后几百米的范围内,类似的洗车店有七八家,“一年的纯收入都有七八万,而且来往车辆数量呈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的趋势,当然愿意留在家里了。”记者看到,在这个工业园区方圆数公里内已经俨然形成了商业街区。

近两年来,兴文县工业园区得到了快速发展。而让诸多投资商选择落地兴文工业园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宜叙高速在兴文工业园区设立了互通进出口,园区同时坐拥高速公路和高铁,交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宜叙高速的建设,不仅为兴文工业园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更为地处偏远的贫困村打通了脱贫致富之路。

永寿村是兴文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坐落于僰王山的高山之上,距离场镇7公里。以前的永寿村里,没有一条完整的公路。而如今,永寿村在宜叙高速僰王山互通处打通了一条7.4公里的“幸福大道"”,将永寿村和宜叙高速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合作社的12户成员全部是外出打工回来的,现在都还有在外地打工的人联系我,想回来加入我们”,僰王山镇永寿村村民张天元去年年底从外地打工回到家乡,现在已经建起了翠冠梨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翠冠梨1000多亩。

张天元告诉记者,“之所以愿意回来发展,就是因为老家现在交通方便,直通高速,不再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旮旯了,有商家愿意进村投资了”。

“现在翠冠梨还没有挂果,就在树下种植美人椒,签约公司保价回收”,僰王山镇党工委委员杨超介绍,现在居民每亩地的收入在4000左右,而以前种玉米等作物每亩收入只有700元,“多年以来戴着贫困帽的永寿村,今年就能脱贫了”。

“村里装上了自来水,通了光纤,还有好几家电商平台帮大家买卖产品,以前在城市看到的现在农村都有了”,张天元感概,家乡发展起来了,大家都赶着回来了。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