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综合保税区获批成功 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2019-12-25 12:05:3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颜婧

四川在线消息(张航 记者 曹洋)12月25日,从宜宾市临港经开区传来消息,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宜宾综合保税区,宜宾成为四川除省会成都外首批获批综合保税区的城市。

综合保税区,是为满足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

宜宾综合保税区的成功获批,将带来怎样的政策红利?宜宾,缘何能“拔得头筹”?又如何用好这张“王牌”?

能级提升将释放更多开放政策红利

新获批的宜宾综合保税区,拟选址于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总面积约0.89平方公里。

临港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将直接为当地居民带来最直观的“省钱”红利。通过保税区购买进口商品,能比市面商品便宜两到三成甚至五成;和淘宝、海淘代购相比,保税区不仅有价格优势,而且在产品质量上也更有保证,物流速递等更是快捷。

同时,综合保税区作为区域外向型经济重要平台,是国际国内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产业转移和拓展的首选之地,其对进口设备免税、消耗水电气退税、进口原材料保税及出口产品免退税的政策优势,对外向型企业集聚落户、灵活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有着巨大吸引力。截至今年11月,宜宾已与27家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企业签订了拟入区协议。其中,首家港资签约企业——昌鑫公司已于今年8月正式投产运营,全面达产后年出口额将达30亿元。

开放提速呼唤更高承载能力开放平台

据悉,早在2017年2月,宜宾就正式启动宜宾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2018年4月,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递交了设立宜宾综合保税区的请示,相关申报材料同时送达海关总署;2019年12月3日,海关总署正式启动对宜宾综合保税区的审批程序,最终于12月24日批准设立,原本从启动审批程序至获批最快也要3个月的审批流程,仅用时20余日。

审批“绿色通道”的开通,核心动因在于宜宾开放型经济的提速。

目前,宜宾共有外贸经营权备案企业600余户,有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106户。今年1-11月,宜宾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25.5亿元,列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43.1%,远高于全省13.4%、全国2.4%的增速。1-11月,宜宾共有17大类210种商品出口到了六大洲100个国家(地区)。此外,宜宾还与“一带一路”沿线的44个国家(地区)实现双边贸易额28.88亿元,与南向开放的17个国家(地区)实现双边贸易值61.7亿元、同比增长42.3%。

与此同时,宜宾外向型项目与日俱增,加工贸易增长强劲。2016年以来,宜宾引进并正式签约生产项目210余个,总投资约1000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2500亿元,产品主要销往国外。数据显示,今年年1-11月,宜宾市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2.6亿元,同比增长150.1%,加工贸易手册在册企业达117户,仅次于成都,列全省第2位。

据介绍,本次宜宾成功获批综合保税区,必将大大缓解原有宜宾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开放平台承载的压力,进一步提升开放平台能级,释放开放平台功能优势,服务地方企业发展。

三省受益助推区域经济开放协调发展

宜宾综合保税区获批,将对宜宾乃至周边区域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

宜宾,地处川滇黔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处,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国家确定的成渝城市群沿江城市带区域中心城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立体交通体系完备,是长江上游重要商贸、物流中心,是6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50个国家铁路枢纽、66个国家流通节点城市之一,是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沿江开放高地,是全省综合交通优势最为明显的城市,具有辐射吸纳川滇黔3省8市3700万人的优势。

独特的战略区位优势,使宜宾具备辐射和吸纳川滇黔结合部开放发展的能力。

宜宾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不仅将进一步促进宜宾承接东部沿海和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提升宜宾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还将支撑宜宾“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实施,实现“再造一个产业宜宾”的目标,加快宜宾全面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同时,宜宾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也将有效促进川南、攀西—六盘水区域资源开发,充分发挥宜宾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达到“一地设立,三省受益”的良好效果,使宜宾等西部城市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南向开放、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临港经开区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