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耕新看宜宾:在田间地头,我们看到了哪些变化?

2024-03-14 16:40:14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刘川

川观新闻记者 王培哲 宜宾观察 张梦露 罗顺

春光不负赶路人,农耕复垦正当时。

3月的川南大地,暖风和煦,生机勃发。农田里,翻耕机卷起泥土,为秧苗移栽创造肥沃的温床;水渠边,提灌站泵起清泉,为作物生长引来汩汩生机;稻田旁,农技中心昼夜不停,育秧盘上孕育出新年的希望。行走在宜宾的田间地头,到处是人勤春来早的勤劳画卷。

3月11日至13日,“访长江首城,看宜路精彩”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宜宾农业生产场景,直击春耕备耕现场,走进田野、对话农户、探访车间……访春耕生产的一线变化,看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场景。

从南溪区省级现代化农业园区育秧中心里的一块育秧盘,到三江新区江南镇机械化操作的一片油菜田,再到高县庆岭镇山谷间“长”出的现代农业产业带……探访的脚步越深,对粮食生产的信心越足。

万象耕新看宜宾,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又有哪些启发?

一株苗:

育秧也能工厂化作业

干了40年农活的吴先志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高粱苗会来自家门口的那排玻璃房。

3月12日下午,南溪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吴先志的儿子吴斌正在育秧中心内把带有肥料的土壤均匀地铺在育秧盘上。接下来,吴斌的同事会在育秧盘内撒入酿酒专用粮的种子,再将育秧盘铺在育秧中心的玻璃房内。

南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翻耕机工作不停。 罗顺 摄

在控温、控湿的环境下静待20天左右,这些种子会成长为秧苗,就可以被移栽到整备好的田块里。与过去的室外育秧相比,室内育秧实现了规模化稳定生产,遇到旱涝气象,还能通过调整生长环境,延长室内育秧时间,减少栽培损失。

此前,吴斌在宜宾干了近10年的装修工程。2023年春天,南溪区育苗繁育中心在南溪区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园区建成投用。种了一辈子高粱的吴先志听说以后高粱秧苗来自工厂化生产,便和儿子提出了返乡“进厂”的想法。

“以前农业淡旺季明显,收完高粱就得去城里找生意做,现在回到育秧中心,上半年培育高粱大豆,下半年培育油菜和各类蔬菜,期间帮助家里的农田干农活,一年到头充实得很。”吴斌说,4亩的育秧中心共有一万多个育秧盘,没20天一轮,春耕前可以产出4到5轮秧苗,足够3000亩土地使用。

如今,南溪区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园区内,已有3200亩土地参与流转,进行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进行适度规模农业生产,这里也因此成为五粮液和郎酒共同的酿酒专用粮基地。

利用育秧中心缩短育秧时间,就是与春耕时间赛跑。放眼全省,从去年开始,多个市州都在尝试建设集中育秧设施。在宜宾,三江新区也在通过引入现代化育秧设备,结合机械化耕作,提高春耕生产效率,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3月12日中午,宜宾三江新区江南镇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玻璃围成的育秧中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中心里,四台数米高的自动化育秧机上,育秧盘随着链条在机器上循环移动,更加均匀地获得光照。在这里,最快10天就能培育出可供500亩地使用的水稻秧苗。

育秧提速是三江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方向,是让周边农户走进育秧中心,参与规模化生产,共同提高生产效率。

位于宜宾三江新区江南镇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的自动化育秧设备。 罗顺 摄

育秧中心负责人邓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每户5亩为例,使用育秧中心的育秧费用在500元左右,每亩地育秧时间缩短、发芽率提升带来的直接收益提升则可以超过千元,对农民来说是笔划算的账。

优质的秧苗还不够。为了实现农业全链条提质增效,三江新区从提高机械化水平上下功夫。目前,三江新区江南镇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完成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灌排分离、水旱轮作,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率不断提高。从天上飞的无人机植保,到水里用的智能化灌溉设备,再到地里种的自动化秧苗培育,机械化程度提升,科技为产量“保驾护航”。

机械化水平提高已经开始看到成效。去年,示范区新改高标准农田超高产攻关区创造了中稻亩产806.97公斤的川南最高纪录。示范区项目全面建成后,年综合产值可达1亿元,预计将带动周边约2万人年均增收5000元。

一块田:

示范田变身职业技能课堂

“你们的长豇豆长不长虫?水肥怎么控制?”3月12日一早,宜宾“两海”示范区桃坪片区村民许光富走进村里的产教基地,连连发问——这是一个恒温塑料大棚,展示着42种蔬菜和水果品种。

春节前,产教基地内新引进了一批长豇豆,产量是桃坪片区现有品种的三到四倍。许光富种植豇豆有5年多时间,亩均收入3000多块钱,听说新引进的长豇豆亩均收入能破万,他迫不及待地想来参观长势。

2023年3月建成,这座大棚吸引了和许光富一样的数百位农民参观交流。“不仅是品种选育,大家还关心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想到我们这里来‘取经’。”竹海镇副镇长林松权介绍。

长宁桃坪粮食(稻虾)现代农业园区。 罗顺 摄

帮一个富一个,帮一群富一片。依托产教基地这片田,“两海”示范区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建起了竹海桃坪产教融合现代农业教学点,瞄准农业生产亟需的青壮年劳动力和留守农村的中老年农民展开系统化培训。

“培养青壮年,是要通过普及种养科学,提高亩产效益,让更多的田留得住人;培养中老年,则是对既有的耕种模式加以改造提升,满足更多居民对农业收入的需求。”“两海”示范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务局局长王勇说,目前示范区正在用“一片田”带动一个镇、一个区域的农业生产水平整体提升。

师父领进门,关键在个人。林松权告诉记者,目前产教基地这片田不仅是农民了解新品种、新技术的平台,更是农、技双方交流合作的平台。每周,基地都会梳理归纳农民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邀请市农科院的专家集中解答,也会听取农民关于品种选育的建议。“豇豆不是越长越好,香菇也怕害虫侵扰。”

把一片田变成一所学校,是“两海”示范区推动农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解决路径。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牵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意味着一二三产都不能落下。三产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宜宾高县胜天镇安和村探索让农民从“留得住”到“过得好”的关键一步。

3月是李花盛开的季节,胜天镇漫山遍野的李子园即将进入盛花期,迎接八方观光游客。

安和村观景园农家乐负责人罗淋薄,以前种过稻米和高粱,但由于安和村地处丘陵,缺乏机械采收条件,他逐渐放弃种地,改到城里打工。罗淋薄的经历也是安和村大多数人的遭遇,如何让这部分劳动力留在土地上,创造更多价值,成为摆在安和村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破题的前提,是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为此,安和村成立村级合作社,充分流转后利用缓坡、平地保证稻米、高粱生产。破题的关键,是找到乡村发展的“第二条路”,安和村看中了路边的“李子树”。

安和村村民徐思芬家里种了5亩李子,3月底4月初,李花盛开的季节,徐思芬和家人一起经营农家乐,迎接赏花踏春的游客。到6月,李树挂果,她就在村集体公司的帮助下参与李子加工销售。“订单农业稳定了销路,让我们有信心保持李树规模,发展旅游和农家乐。”

传统花果旅游有淡旺季的特点,村民仍会选择在淡季出门打工,久而久之,扎根乡村的信心仍然不足。胜天镇宣传干事余建华介绍,安和村正在利用既有林地,开展景观打造,形成春天看花、夏天吃果、秋冬赏叶的全年景观体系,让乡村旅游的客流更加稳定。“关键是让村民从景观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才能减少‘淡旺季’对于村民发展信心的影响。”

一条带:

现代农业产业带让四川味道飘得更远

坐落在山谷间的高县庆岭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眼下已经结束土地平整,开始水稻集中育秧。如果不是看到山脚下土地修整的痕迹,很难想象一望无际的山间平原曾经被割裂成数十块农田分散种植。

曾经参与分散种植的,就有庆岭镇先娱村村民王泽民。一家6口人经营近10亩地,最多的时候,王泽民一年要请4、5个人帮忙种地,一年下来家里人均收入不到2000块。“那时候主要是大家的眼睛里只有自己的那几块地,想方设法搞上去,一年到头却挣不到什么钱。”王泽民回忆。

高县2024年水稻主导品种集中育秧示范点。 罗顺 摄

在庆岭镇党委书记杜润平看来,土地分散导致机械化水平偏低,造成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只是表象。最根本的,是分散的土地让大家没有齐心协力改善生产基础设施的意愿和动力。

整合分散的土地,需要规划,更需要资金支持。庆岭镇先是利用省市两级乡村振兴资金,建设农机中心、烘干加工中心和仓储中心等设施,形成先进示范;又与酒企和榨菜加工企业签订供应协议,用粮经轮作的形式,换取企业资金支持。按照规划,山谷间上半年种水稻、高粱,下半年种榨菜、油菜。

解决了“种什么”,还要回答“谁来种”。“过去我们觉得,人力是有限的,在外聘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的大环境下,人力是最大的瓶颈,直到我们尝试反流转。”杜润平说。

“反流转”,就是将原本村民们流转出的撂荒地、破碎地,整合打包交给愿意种地的农民。“以先娱村为例,全村300余户居民,有十几户愿意长期耕种,那就把技术资源向这十几户倾斜。”杜润平说,倾斜资源的目的,是培养职业农民,简单来说,既要会驾驶机械设备,也要懂得墒情管理。

为了让职业农民底气更足,庆岭镇今年引进了多家新型化农村经营主体,对外是农产品销售公司,对内是组织农资采购、生产的合作社。这样,镇上的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还可以通过种养循环、农旅融合等方式,将农业带打造成景观带、旅游带,带动农民返乡创业致富。

高县因地制宜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带,粮食产量增加、种粮积极性提升,这种带状高质量发展模式在宜宾更多地方推广开来,其中就包括距离高县50公里外的屏山县。在这里,由炒青文化园区、精深加工园区、茶山采摘体验区组成的茶产业综合体,是屏山县现代茶产业带的核心,连接起周边茶园和生产加工基地。

屏山炒青传统制作技艺第五代非遗传承人刘兆斌,从1982年开始制作茶叶,经历了在家门口炒茶、在工厂里炒茶、在炒青园里炒茶三个阶段。“相似的制作流程背后,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刘兆斌这样总结。

屏山炒青园内的全自动生产加工设备。 罗顺 摄

在屏山炒青园运营负责人贾应强看来,屏山炒青经历了上门收茶、村集体卖茶、统一地理标志出口茶三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屏山炒青经过10年发展,逐步走出宜宾、走出四川、走向世界。

现代茶产业带,还在不断延伸、跨越山海,成为东西部合作的重要纽带。

行走在炒青园内的精深加工车间,记者注意到,这里的机器来自浙江、福建两地。“乘着东西部协作的春风,浙江嘉兴秀洲区帮我们与浙江工业大学牵线搭桥,定制了炒青需要的机器设备。”贾应强介绍,随之而来的,还有跨越东西部的购销渠道、精深加工合作协议。

在屏山炒青园的办公室里,有一份屏山县大乘镇沙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与屏山炒青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股权分红协议,里面提到,炒青茶业集团将帮助沙坪村使用来自东部地区先进的茶叶精制加工设备,销售收入中的大部分计入村集体收入。

“这是我们与村集体合作的案例之一,东部提供技术和市场,我们负责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贾应强说,随着茶叶品种的不断改良、茶叶市场开始向海外拓展,这一条横跨东西部的茶产业纽带正在越来越宽、越来越结实。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