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破除礼金陋习 促进乡村文明

http://www.scol.com.cn  (2015-12-23 11:33:52)  来源:四川在线宜宾频道  
编辑:颜婧申洪雁  

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当前,精准扶贫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可农村个别地区的陈规陋习却阻碍着扶贫攻坚进程。据村民讲,生老病死等赠送的份子钱在个别乡村攀比之风由来已久,有愈演愈烈之势。有送100元、200元、400元、600元······乃至更多,还有些地方居然家里母猪产仔都要大操大办宴请庆贺,更有甚者达到一请就达7天流水席接待的惊人程度。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试问,普通村民何以能承受。

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建设繁华都市,农村萧条,农村大面积出现“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留守农村妇女、儿童、老人)现象。是否与乡村陈规陋习亟需革新有关。

“虽然背井离乡去外地务工比在家乡干活更辛苦,但我宁可外出也不愿意在家创业。躲礼金是个很大的原因。在外一年可以少开销好几千元份子钱”,村民王大哥无奈地说,“只是苦了老小,心中倍感愧疚。谁都希望一家人在家团团圆圆,孝敬老人,养育孩子,把家乡建设好。”

频繁宴请和大操大办造成严重的铺张浪费,与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严重相违,令村民苦不堪言。滋生了攀比之风、误导了意识形态、破坏了价值观念、丑化了文明礼仪、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非但没有将传统文化弘扬,反而与文明之路背道而驰。既不利于农村扶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文明建设,又难以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诚然,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语也有“远亲不如近邻”的教导,邻里乡亲之间互相帮助、赠送小礼物,是增进情感、表达情意的好方式,礼轻情意重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应当传承,这本无可厚非。但个别地方攀比之风愈演愈烈,压得村民喘不过气来,一年辛辛苦苦的劳作收益,却被层出不穷的份子钱消耗殆尽,实属不该。合理的民风民俗应当尊重,优良传统应当发扬;而陈规陋习亟待破除,公序良俗急需更新,健全村规民约众望所归。

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应当乘着依法治国、深化改革的东风,进一步解放村民思想,弘扬法治精神,学习法律知识,形成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思考发展问题。政府主导,司法指导,充分发挥村支两委的主体作用和功能,乘热打铁,积极调动村民积极性,结合实际,群策群议,集思广益,在国家法律框架内,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以身作则,正人正己,率先垂范,增强威信。村民互相监督,共同遵守,强化共识。

相信在村规民约的有效约束下,在法治精神的大力弘扬下,村民将卸下沉重的经济、心理、面子等包袱,轻装上阵搞产业,专心致志思创新,团结合作奔小康,齐心协力建文明。(申洪雁)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