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张启华:让病人笑着离开,这是我不一样的精彩

http://www.scol.com.cn  (2017-09-13 10:53:09)  来源:四川在线宜宾频道  
编辑:颜婧作者 熊小冰  

如果没有从事医学专业,或许张启华会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因为这是他的父母最希望他长大以后扮演的角色,在他的家乡教师也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可是一直都像一个乖乖小子的他,却在这个重大的人生抉择面前坚定地选择了学医。他宽慰自己的父母: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成为一名拯救生命的医生,也一定会让你们为我而骄傲!

从小就比较体弱多病,长大了也显得文文弱弱,倔强的张启华不愿意让别人看轻自己,他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强大的人。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毕业后,张启华站上了骨伤科的舞台,开启了自己的医者人生。

医德&医术

“一个优秀的医生最核心的价值体现应当是高尚的医德和优良的医术并重,因为他们知道患者是在身体处于不好的状态时才来寻求医生的帮助,尊重和感同身受是让患者减轻压力和产生信任的基本品质;因为他们知道患者找医生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病痛,专业技术过硬,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才是根本”。但是对于刚刚从校园里面走出来,意气风发并且有点理想化的张启华来说,还真得感谢他经历的第一堂职业生涯课。

虽然有带教老师,张启华的第一次医患交道并不顺利。即使读书的时候专业课程还是比较优秀,但是面对第一个现实中的患者,他发现不仅诊疗的过程跟书本和实习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别,还因为不够自信,表达也不够清晰,引起了患者及家属的质疑,不信任的态度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委屈感。猝不及防的挫折让张启华变得沉默了。在反思了自己的表现以后他选择了向督导老师求助,于是他收获了以上这份经验之谈,懂得了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懂得了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者需要兼具医德和医术才能赢的患者的信任和口碑。

这也促成了张启华潜心去学习并更加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经常跟同事们讨论、交流专业知识,翻阅骨伤科核心期刊,也更加主动去参与临床实践,申请多管理一些住院病人。同时争取机会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从而逐步形成对骨伤疾病的独到见解和临床经验。身边的伙伴们都说“张启华越来越成熟了”。

“让病人笑着出院”

大家都忘了这句话是谁提出来的了,但是整个骨伤科的同事们都一直自觉遵守着这个不成文的承诺。

曾经有一位老年患者,因为车祸造成的损伤较重,住院期间一直呻吟不停,不仅影响了周围的患者休息,也给整个治疗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张启华通过观察,发现这位老年人并非完全因为伤痛而呻吟,还有缺少家人陪伴和对未来缺乏信心的心理因素,于是除了常规的治疗,张启华还抽出时间跟这位老人聊天,跟他叨叨家常,听他讲一讲过去的故事,同时也非常耐心地跟他讲解病情。因为老人是农村人,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对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张启华还非常用心地把一些医学术语转化为白话,尽可能让老人能够理解目前自己的伤病情况。

张启华的耐心和真诚打动了老人,慢慢地,他不再随意呻吟,还跟同病室的病友聊上了,一个劲地夸奖“这个小眼镜老师真细心,一看到他进病房来,心情就好的很,病都好像好了一大半!”

“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为一切病人”,不经意间,张启华已经在骨伤科的临床工作中工作了六七年了,这几句话也慢慢变成了他内心默默遵循的服务理念。思病人之所苦,行病人之所不及,如此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准则自然打通了医生和患者之间互信互动的桥梁,让病人笑着出院,也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充电,为了再次起航

经过几年的锻炼,业务能力越来越得到患者和医院领导的认可,张启华依然显得未雨绸缪,“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的生活品质和长寿,现代医学也越来越先进,可是我们依然还有很多的疾病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我们学医为了什么呢?不就是解除疾病带给我们的痛苦,提高生活品质吗?任重而道远啊!”

居安思危,年轻的张启华继续前行。医院与电视台合作录制大型健康互动节目《健康大讲堂》,张启华精心准备了课件《骨折病人的饮食指导》,把自己的经验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现场的观众不停地为他鼓掌;科室成立了科研小组,精力旺盛的张启华立马响应,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参与课题的运作,与同事们共同研讨,并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临床工作中遭遇了困难和压力,他也积极翻阅文献,向资深老师求助,力求尽快突破障碍。张启华这股迎难而上的劲头也带动了科室其他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积极向上,凝聚力超强的团队氛围,多次赢得医院的表彰。

“我不后悔。或许这个世界少了一位教书育人的教师,却因此多了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医生,我为自己感到骄傲!”略显腼腆的张启华如是说:“我的精彩才刚刚开始呢!”(熊小冰 )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