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观察 侯晓梅 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
4月14日,“问道山谷——黄庭坚书法文献展”在宜宾市博物院开展,为广大宜宾市民带来为期一个月的黄庭坚书法“文化大餐”。
宜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众多的文化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就有诗书大家黄庭坚。公元1098年,黄庭坚表兄张向到夔州任职,为避嫌,黄庭坚由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改戎州安置。在此期间,黄庭坚常与戎州的官员、文人结伴而游,在岷江边的会诗沟、牛口坝等众多地方留下足迹,创作出《苦笋赋》《牛口庄题卷》《诸上座帖》等彪炳书史的杰作。
此次展览由宜宾市博物院、江西省修水县红色基因与文化传承发展中心、黄庭坚纪念馆共同主办。展出的作品主要是黄庭坚纪念馆馆藏的碑刻拓片、摩岩拓片,以及收藏在全国各地博物馆的真迹高仿,还有11件宜宾博物馆收藏的宜宾流杯池石刻拓片,充分展现了黄庭坚一生书法历程、流传沿革、文化宏传、应用再创,让观众近距离集中欣赏学习,追寻其文化情怀与精神风骨。
展出首天,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前来观展,其中不乏黄庭坚的忠实“粉丝”。“今天这样的展览机会难得,有很多以前没见过的作品,十分震撼。”宜宾市书法协会会员徐晓希感觉收获颇丰,黄庭坚的《王纯中墓志铭》是他第一次临摹学习的作品,再次见到这幅展品依然很激动。
“这是黄庭坚的作品收集最齐全的一次,也是第一次对外展出。”江西省修水县红色基因与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主任余昌清说,经过两年时间的策展,他们自2019年走出江西,先后到全国二十多个博物馆。这次来到宜宾开展,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川、赣区域文化交流与融合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宜宾市博物院副院长任毅表示,希望此次书法文献展,在为广大观众带来黄庭坚书法文化大餐的同时,期望能引发各界人士对黄庭坚书法文献价值的关注,使得更多的人积极参与挖掘整理,让黄庭坚书法文献活起来,弘扬黄庭坚书法文化精神。
当天,还举行了黄庭坚诗书文化交流座谈会,围绕黄庭坚诗书文化、黄庭坚与宜宾、博物馆建设等进行馆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