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加油站”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宋成均)宜宾长宁县长宁中学自创“第五自习”,精细化管理和培养学生,有效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低进高出,中进优出,冲刺名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特色。
11月16日,记者来到长宁中学,恰逢上午第五节课上课。只见高中部的邓淑兰老师来到一教室外,在一个贴有“加油站”标识的桌椅前坐了下来。
“每天课间和上午第五节课上课,老师都要来这里为学生答疑解惑。”邓淑兰介绍说,每到“第五自习”课时,这里的加油站主要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是每节课下课之后十分钟,老师坐在这个地方,及时地解决课堂上残留的、遗留的一些问题,及时地弥补课堂上的一些不足。第二个功能就是第五节自习课老师在这里进行辅导,学生进行综合自习,让教师在这里和学生一对一的交流和勾通,及时指导学生在基础和能力上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做到学科教学辅导全楼层覆盖。
邓淑兰老师口中所说的“第五自习”课,就是今年以来长宁中学深化教育改革呈现出的一大亮点。
邓淑兰说,按以往的作习时间,学校上午一节早自习,五节正课,下午三节正课,一节综合自习,晚上有四节自习,全天的课程都集中在晚上领悟和思考,造成了思维的断链。
针对这一情况,长宁中学把“解决学生思维断链问题”与“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个体学习辅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两个课题同步纳入了学校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围绕“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教学改革理念,开启了“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改革之路。
“学校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深化教育改革、学生的发展需求都要求我们必须改革。”长宁中学校长郑安华介绍说,长宁中学自创建省级示范校以来,教学成绩蒸蒸日上,从当初的本科上线几十人,到去年的七百多人,但是在尖子生的培养方面还有些不足。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形势也逼迫普通高中必须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传统式的灌输式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出来的主要是一些高分低能。
“在这些大背景下,学校大力地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制订出了第五自习的改革方案。”郑安华说,在第五自习的改革方案中,学校明确提出了“三增三减”的改革模式,一是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减少教师的讲课时间,二是增加学生的课堂训练时间,减少学生课外作业,三是增加学生的个别辅导,减少教师的集中讲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师生间的交流,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通过第五自习,让学生在上午实施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及时消化上午所学的内容,加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这样的全新学习模式,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欢迎,也得到了教学成绩的验证。”何秦阳老师说,现在,学校把上午第五节课改为学生自习,另外还有下午的综合自习,晚上的拓展自习,这样,使每天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达到了五个小时之多。而教师实行自习坐班制度,教师做到自习时间全楼层,全学科覆盖,增强自习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自习过程中遇到学习问题,以达到良好的自习效果。
实行“第五自习”,好处多多,学生也很满意。
2013级邓廉杰同学说:“有些知识点对我们来说,是对于我们大众化的,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到第五节自习课,我们就可以对一些优势学科或弱科,单独找老师进行讨论。”
2013级罗雅婷同学说:“上第五节自习课,可以提高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总结的能力,更可以更高效的学习,可以有目的性的补自己的弱势学科,提高自己的强势学科。”
“我觉得第五节课上自习对我们是非常有好处的。”2013级21班陈彦宏说:“首先老师给同学们这节课自习,给了同学们充分的时间,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发挥,然后同学们就有了时间可以进行沉淀总结,我相信在这过程中,我们的自我规划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会得到培养。”
长宁中学校长郑安华告诉记者,长宁中学“第五自习”改革模式自2014年在部分班级偿试性实施以来,教学成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验班级在2014年高考中重本率达50%,2015年更达到了70%以上。目前,学校正着手将该教学模式在全校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