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电视就能看到村务公开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宋成均 王悠璐)“找律师、找医生、找农技人员,就是一个电话的事儿!”困扰了四川省长宁县开佛镇马村社区马村组社员罗永华好长时间的问题,如今只需动一动遥控器就能得到解决,这让罗永华很满意。“有了‘竹海红帆’,解决问题容易得多了。”
在长宁县,罗永华所说的“竹海红帆”正成为村民身边的“新朋友”。去年11月起,长宁县在全市率先创新党群服务模式,引入“互联网+”理念,依托电信IPTV电视、手机微信和APP,开发建设“竹海红帆”党群通平台,全面打造集党建宣传、村务监督、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广大电视用户通过对电视机顶盒的操作,在家里就可以全面了解党的政策、三务公开、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信息。
构建监督玻璃屋 村务监督全透明
走进开佛镇马村,眼前的一幕让人一亮。村民足不出户,只需打开家里的电视机,便可从“阳光村务”栏目里看到该村的所有信息,
罗永华便是受益人之一。“以前公示和财务情况都是贴在村公所,路过的时候想起就去看一下,没看到还不是就只有算了。如今有了‘竹海红帆’,随时都可以把以前的村务调出来看,也不用担心过时看不到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竹海红帆”的“阳光村务”子栏目里,设置了乡村班子、党员亮相、三务公开等功能,通过以村为单位分级授权,将本村群众普遍关注的乡村班子每名成员、发展党员每个环节、财务收支每张票据、惠民政策每项补助、案件查处每期通报等,原汁原味即时公开到电视、手机客户端,并长期留痕,随时提供在线查询,彻底解决了过去群众只能到村公所才能看到村务公开内容的问题,随时接受群众监督。
受益的不仅只有罗永华,马村的村支部书记龚家荣也对“竹海红帆”赞不绝口。“以前村支两委和村民之间总有误解,不管做了多少解释,村民总有不相信的,现在通过县乡两级及时将各项惠民政策和每笔财务收支上传到平台,群众知晓了上面的政策和村上的开支,就可随时监督村上是否严格执行政策,从而消除村民对村支两委的误解,这样一来,老百姓明白了,干部清白了,大家都高兴。同时县乡也可通过后台管理,对村务运行情况实时数据汇总、在线远程监督,有效解决政策不落地的问题。”
搭建服务大平台 在线服务零距离
平台的搭建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村务监督,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服务村民。为此,“竹海红帆”特别整合了农村党员远教、便民服务窗口、专家咨询热线等资源,定制党员服务、综合服务、代办服务、专家服务等平台,适时发布远教视频、办事指南、农业技术等信息,为党员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贴心服务。
让马村村民想不到的是,一些政治素质高、服务意愿强的医疗、法律、农技等党员专家,也组成志愿者服务团队,出现在了“竹海红帆”里,通过在平台公开他们的电话、特长等,为群众免费提供“点对点”在线专家咨询服务。
“以前看病总想着要去医院,现在只要打开电视就能查到相关医生的电话,小病直接就在家里咨询了;隔壁邻居要办老年证,也是一个电话就能代办,听说下一步,流动党员还可以通过互联互通服务平台在线接转组织关系、在线缴纳党费、在线过组织生活,你说这个东西是不是为我们提供了方便?”罗永华的语气里尽显满意。
开通信息直通车 信息传递不失真
而让记者更为惊讶的是,通过手中小小的遥控器,还可以实现投票问政,参与到长宁发展中。
据长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廖青龙介绍,通过设置“竹海红帆”中的“热点关注、党建动态、长宁快讯”等栏目,即可把群众关心的新闻热点、灾害预警、惠民政策、农业技术、招工信息、市场需求等公共服务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电视、手机终端,让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各类信息,实现信息直通、精准直达,着力解决信息传递失真、信息到村不到户等问题。同时,通过设置“投票问政、在线调查”等互动交流栏目,也能原汁原味地征集群众意见,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县、乡、村重大事项决策,为长宁发展建言献策。
“竹海红帆”党群通电视平台已在开佛等3个乡镇8个村试运行,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普遍关注和好评。2016年,“竹海红帆”将在全县18个乡镇、269村全域推广,这将是全市开通的第一个党群通专用电视频道。同时,基于智能手机的微信、APP等移动终端平台即将上线运行,已试点开通硐底镇七坝村微信平台。
“目前,我们还在逐步探索和完善,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村务监督更接地气、便民服务更加便捷、信息传递更加精准,着力打通服务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廖青龙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