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宋成均)“我相信,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坝头村的精准脱贫工作一定能圆满完成。”近日,记者在宜宾长宁县三元乡坝头村采访时,该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陈久冲信心满满地说。
坝头村第一书记卢聪(中)与村干部一起商讨村上发展事宜
三元乡坝头村位于该乡集镇南部,全村幅员面积2.33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337户1162人。人均耕地0.63亩,地属浅丘,是全乡旱片村之一,无产业支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贫困人口207人,占总人口17.6%,纳入省级贫困村进行脱贫帮扶。村属地界内无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坝头村第一书记卢聪(左二)介绍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为帮扶坝头村脱贫攻坚,宜宾军分区、县人大、县人武部、县教体文广局等单位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宜宾军分区司令员袁兵,县委常委、武装部长唐永涛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益有分别作为联系三元乡的市、县领导,与此同时,县委组织部还选派县教体文广局政工人事股股长卢聪任三元乡党委委员、坝头村第一书记等。从强化工作机制,狠抓基础建设,拓宽增收渠道,突出民生保障等着手,整村推进精准脱贫工作,成效明显。
坝头村1组贫困户罗支有,现年52岁,妻子精神残疾三级,儿子智力残疾三级,仅靠他一个人劳动支撑全家生活。政府为他全家办理了低保,对他家进行种养殖业扶持和危房改造。
坝头村第一书记卢聪(左一)查看桃树长势
“我家育了上万株优质葡萄苗,仅此一项今年两三万元的收益没问题。”记者见到罗支有时,他正在给葡萄苗除草。他告诉记者,宜宾军分区和县乡领导多次来他家,带领他家发展致富,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去年他家喂了300只生态鸭子,过年前担心销路问题,宜宾军分区司令员袁兵听说后,亲自到他家了解情况,解决销售问题。“没想到我的鸭子挑上街就卖完了,顾客都说其品质太好了。”
“各级领导都经常来我家,指导、帮助我们脱贫致富,达小康。”坝头村7社贫困户陈光金就住在天泉湖旁边,以前的他根本没想到通过借钱修房子搞农家乐来脱贫,现在思想大改观了,新楼房修好后,他准备借助天泉湖开发的机遇发展农家旅游业,开农家乐,在屋旁打造成果蔬采摘园等。
坝头村第一书记卢聪(左二)同贫困户交流
罗支有、陈光金只是坝头村精准扶贫的个案。如今的坝头村,村级阵地建设焕然一新,以四川车灯为主的本土文化氛围浓,水泥路硬化了,引水渠道建起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了。
截止目前,坝头村投资259万元,建设4条共计7.25公里的水泥路硬化工程。投资15万元维修全长7公里引水渠系工程。实施危房改造11户,解决40余人住房难问题。投资40万元完成坝头村党群活动中心主体建设,高标准完成上墙制度氛围营造工程。投资25万元启动坝头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车灯”文化基地建设。建成桃子、莲藕、竹荪、蔬菜等4个种植基地共计1000亩,带动贫困户土地流转37户。养殖基地建成年存栏肉牛100头,存栏母牛25头,存栏生猪500头,存栏山羊80只……
坝头村第一书记卢聪(右二)同贫困户一起劳动
“坝头村的精准扶贫,得益于科学的工作机制,清晰的工作思路,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更得益于群策群力,共驻共建的做法。”三元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陈久冲说,三元乡的精准扶贫能整村推进,稳步发展,取得如此的成绩,要特别感谢宜宾军分区、县人大、县人武部、县扶贫移民局、县教体文广局、县人社局等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大力支持,通力合作,保证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做群众心坎上的事。
坝头村既是贫困村,又是后进村。去年6月,根据组织安排,县教体文广局政工人事股股长卢聪选派到三元乡任乡党委委员、坝头村第一书记。半年多来,卢聪积极宣传扶贫政策,真抓实干,认真完成上级各项指标任务,对上争取帮扶资金共计245.0492万元。而对于坝头村接下来的发展,卢聪也有自己的打算:在抓好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牢搞桃子基地、葡萄基地、莲藕基地、蔬菜基地、竹荪基地等产业发展,开展村级文明户、孝亲敬老户等评选活动促习惯风气改善,“通过开展这些工作,全面完成2016年的精准扶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