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长宁:让“非遗”保护在创新中焕发生机

http://www.scol.com.cn  (2016-12-05 09:21:51)  来源:宜宾日报  
编辑:颜婧宋成均  

近年来,长宁县不断加大“非遗”保护的传承和创新力度,通过把“原生态”的非遗项目进行艺术“再融合、再加工”,让昔日里只在少数民间艺人手中的“非遗”走上舞台,走向大众,让“非遗”保护传承在创新中焕发生机。

“黄丝蚂,黑丝蚂,是亲戚,请来耍。口头唱个依儿呀,一起请来吃嘎嘎……”这是长宁县文化馆在宜宾市第十届“酒都风情”文艺展演上演出的曲艺表演《竹宴》。它以长宁县省级非遗项目苏济川《虫虫歌》为原型,经过艺术创新,以舞台文艺作品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而同样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车灯(长宁车车灯)为原型创作的文艺作品《幺妹出嫁》,不仅获得了宜宾市第九届“酒都风情”文艺展演一等奖,而且还登上了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舞台。

“保护非遗不仅是文化的传承。”长宁县文化馆负责人张元杰认为,这也是文化多样化的重要组成,更对长宁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地的推动作用。

为了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近年来,长宁县不断加大“非遗”保护的传承和创新力度,重点对全县新发现的非遗线索和项目进行整理、归档和抢救性、数字化保护,并适时申报省、市、县三级非遗项目。同时,对已申报的“苏济川”虫虫歌、四川车灯两个省级非遗项目通过艺术加工与编排,将传统的说唱形式结合舞蹈,融入舞剧风格,通过曲艺的艺术形式让传统非遗“变身”文艺作品,走上舞台,走向大众。

“以舞台艺术提炼加工以后形成的文艺作品,然后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这种创新的形式和方式让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张元杰介绍说,为了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长宁还分别在花滩镇、县文化馆设立四川车灯、“苏济川”虫虫歌传习所,定期开展非遗传承培训,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当中。截至目前,长宁县已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两个,市级非遗项目一个。(宜宾日报 宋成均)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