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以文化人 润物无声

www.scol.com.cn (2018-12-25 16:20:20)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颜婧记者 曹洋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周亚秋 记者 曹洋)每天吃过晚饭,休息半小时,家住宜宾市珙县玉和苗族乡凤凰社区的杨代强,就会准时走出家门,到村文化广场跳舞。

距舞蹈队不远处,社区活动中心的蜡染室早已座无虚席,居民们习惯在这个时候聚在一起,练习如何勾线、上色。

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代替过去“吃饭、干活、打麻将”的单调生活,这已经是珙县县域内大部分居民的一种常态。

公共文化既是城市发展重要的软实力,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责任担当。在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过程中,珙县坚持“党政主导、社会主办、群众主体”三位一体的工作原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今年,珙县农民文化理事会制度正式通过全国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专家评审,成为国家级示范项目。

通过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珙县正从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跨越。

创新文化理事会制度 群众文化群众办

12月4日,在珙县“2018全民阅读宣传推广活动”上,一曲由“苗语+古诗”创新组合的童声小合唱《朵荡之哟·春夜喜雨》,吸引了千余名市民驻足倾听。

据珙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苗族文化是珙县特有的文化印记,如今在农民文化理事会的引领下,它再次被融合加深,如今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之一。

当前,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引领消费需求升级,群众对体验感更强的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以前送文化下乡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珙县非遗文化成都行活动现场。

文化活动要被群众接受,群众就必须成为真正的主体。珙县农民文化理事会制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政府把文化设施、设备、经费等交给群众管理使用,农民成了文化活动的主体,初步改变了基层政府管建设、管投入、管活动、全包干的现状,群众参与热情更高了,文化服务效果更好了。”该负责人表示。

目前,珙县17个乡镇均已成立农民文化理事会,并指导全县60%的行政村建立了农民文化理事会分会,吸纳各类社会文化团队230多个,各类演艺人才3300余人。

理事会得到了珙县百姓的点赞:这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好平台、文化活动的大舞台”。

“田野书房”搭配城市书亭 扫除阅读“盲点”

12月12日,小雨,天气寒冷,珙县恒丰乡农群村村民洪银飞家里却暖意融融,院子里花草树木相映成趣,屋子里七八个孩子正在看书写作业。村民们将这里称为“田野书房”。

在珙县,这样的“田野书房”还有不少。自2017年起,珙县针对部分村落农户远离文化服务中心,看书难、农家书屋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实行农家书屋“二进农家”——“田野书房”行动,在人员居住相对集中的自然村落,选择热心公益服务、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家庭,培植成“阅读推广中心户”,将农家书屋的图书流动到“中心户”,免费提供给周边村民阅读和借阅。

据悉,“田野书房”平时流动书籍200余本,分为成人阅读区和儿童阅读室,村民们不仅有了安静的阅读环境,不少孩子放学还聚在一起写作业,文化志愿者还将进行辅导,为农户送书。目前,珙县已建成“田野书房”18个。

俯瞰珙县县城全景。

在农村,“田野书房”让村民打开家门就能阅读。在城市,“书香亭”也成为爱书人的专注之地。

绿植环抱、蜿蜒曲折,拾级而上,“书山有路勤为径”的立意跃然眼前——这是一座隐藏在城市公园中的小小“书香亭”。

据悉,珙县以提供就地就近文化服务为切入点,在城区人员相对集中的休闲场所建设了4座“珙州书香亭”,每座书亭配置图书2000余册,党报党刊及各类杂志20余种,实行免费办卡、免费借阅,由专人提供阅读指导。

因“书香亭”藏书、辐射范围等功能到位,从一开馆就受到市民的青睐,小小的书亭常常“爆棚”。“书香亭”在珙县也被称为“每个爱书人梦寐以求”的图书馆。

在传承中做强文化产业 促进群众增收

高粱、麦秆是农村常见的闲置物品,但是经过珙县手工艺人的加工,就能实现华丽的“变身”,可以卖到几百元甚至上万元。在珙县农耕文化传习馆里,这样的“转变”每天都在上演,从这个传习馆走出的一些手工艺品甚至远销世界各地。

走进传习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作品映入眼帘,传统农耕文化在匠人手中焕发出多彩的生命力。珙县农耕文化传习馆创始人白高永介绍,建立农耕文化传习馆的目的就是让珙县独特的民间工艺,如珙石雕、苗族蜡染、麦秆画等获得传承。

精美的手工艺作品不仅让世界领略农耕文化魅力,也让手工艺人荷包鼓了起来。

白高永介绍,在国际市场上,麦秆画是一个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每幅售价从200元到1万元不等。目前,麦秆画传习室一年的产值达到300多万元,有的传承人一年有40万元收入。传习馆成立至今,蜡染传习室的产值超过100万元,普通手工艺人一年可增收两三万元。

游客在向非遗文化传承人学习苗族蜡染。

不仅是文化产品,在珙县,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也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珙县玉和苗族乡凤凰社区,成立了三支专业的演出队伍,演员均由村民组成,平时利用空闲时间排练节目。演出队伍不仅在节庆活动中集中演出,平时也能在农村展演获得收益。2018年,凤凰社区三支队伍总收入近百万元。

同样的转化利用也让村民熊玉兵走上了致富路。靠着精湛的芦笙制作技术,熊玉兵走上了“订单文化”之路,为客人定做芦笙。通过“卖文化”,熊玉兵每年都能收入几万元。

一场场与文化的邂逅,为珙县的产业发展带去活力。目前,珙县共有各类民营演出团队230余支,从业人员4000余人,80%为农村青年,年均演出超过2.5万场次,行业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推进了乡村文化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增收。

2017年,珙县文化产业收入累计达到13.1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57亿元,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年GDP的4.5%。(图片由珙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