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珙县:坚定建设人民幸福的经济强县和绿色家园

2019-09-10 10:16:2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颜婧

70年沧桑巨变,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宜宾市珙县不断推进各项事业发展进步,坚定建设人民幸福的经济强县和绿色家园,不断创造新的佳绩。
  近年来,珙县紧紧围绕宜宾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战略定位,按照“1342”发展思路,持续实施转型发展、交通建设、脱贫奔康、城乡统筹“四大攻坚战”,实施县域经济三年攻坚行动,在转型发展中强县富民。2018年,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8亿元,一般财政收入8.93亿元,2017年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全省排位第79位,较2016年上升8位。

珙县县城全貌。王静摄


脱贫奔康 “不破楼兰终不还”
  8月27日,珙县孝儿镇双油村贫困户刘怀阳,捧着刚从黄金茶专业合作社领回的几千元工资,脸上乐开了花。“感谢精准扶贫政策,我现在每年都能收入四五万元,还搬进了新家,日子真是越过越好。”生活发生变化的不止刘怀阳一人。
  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安全饮水工程、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精准落地,道路、学校、卫生室等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升,乡村旧貌换新颜……作为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县和省级贫困县,珙县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挪穷窝”“换穷业”。
  创新推行“现场验靶,优发红旗,差发黄牌”评价机制,创新实施复核识别、全域改造、认可提升、百日攻坚、对标整改、巩固发展、新风培育、跟踪问责、铁拳打击“九大行动”,3228名干部结对帮扶10109户贫困户,集中精力、时间、措施决胜脱贫“最后一公里”。
  大力实施“交通建设攻坚战”,全力建设“三纵三横五联一环”公路网,畅通致富路。据介绍,2014年以来,已投入7亿余元,硬化乡村公路2034公里,修建产业路、入户路498公里,全县243个行政村通村公路全部硬化,通村率100%。今年8月,县域四条省级道路升级改造和宜威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将进一步打通南北通道,畅通城乡路网。
  创新探索出了6大类13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入股分红”“反租倒包”等利益联结机制,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发展生猪、蚕桑、经果林等脱贫产业,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全县24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超1000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400元以上。
  走在珙县的田间地头,你会发现,最美的风景是贫困户的笑脸。2018年底,全县累计退出贫困村49个,脱贫人口8541户3140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56%,成功摘掉贫困帽,群众满意度达99.43%,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8年脱贫攻坚先进县。
绿色发展 擦亮产业升级的底色
  8月25日,宜宾市珙县上罗镇种养循环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里,村民石正阳正在使用有机肥为茶叶进行施肥。让农林作物实现绿色生态的种养循环模式,是近年来珙县因地制宜,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探索出的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珙县曾是远近闻名的“产煤名县”,煤炭和水泥曾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为将“黑色经济”变为“绿色经济”,珙县坚持以“创新转型”为路径、“提质增效”为方向,大力推进县域经济转型提质升位三年攻坚行动,高质量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创新突破、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今年4月,投资约11亿元的威力斯浮法玻璃公司900t/d生产线项目在珙县经济开发区余箐建材功能区点火投产,预计可实现年利税2.3亿元,解决就业600余人。
  近几年,通过页岩气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珙县产业发展成功实现突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实现转型突破,由煤炭开采、加工制造等传统工业向绿色建材产业拓展,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新路子。珙县经济开发区在2018年被列入四川省“绿色建材”特色产业基地,目前,经开区入驻的绿色建材企业中,有中国建材泰山石膏、五粮液威力斯玻璃、双慧陶瓷公司、宜宾科乐瓷陶瓷、晟玺玄武岩纤维、天晟新材料、东旭钙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2018年,经开区入驻企业86户,其中绿色建材企业4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4.01亿元,占经开区总产值的36.65%。2019年1月,珙县经济开发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今年3月,珙县龙茶花海景区正式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昔日的荒地发展起了赏花经济。借助这个契机,珙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两山”之路实践,打造“一镇一景一园一带”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坚持龙头带动提升特色农业效益,着力提升蚕桑、茶叶、生猪等产业的综合总产值,不断做响鹿鸣贡茶、智溢茧丝绸、郭满堂等“珙字号”品牌。
  在今年6月举行的“2019(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上,珙县鹿鸣茶业的高山茶“鹿鸣雾芽”以其高扬香气和醇厚口感,获得嘉宾们称赞。每到周末,宜宾市珙县下罗镇育贤村石板溪农家乐人气“火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今年上半年,依托国家3A级旅游景区石板溪娃娃鱼生态园,该村接待游客近两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00余万元。

产业路在乡村延伸。曹和冲摄


革故鼎新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现在到镇上的中心卫生院,就有专家为我看诊,比以前方便多了。”刚从洛表镇中心卫生院诊断完毕的村民周明淑说,自己患有心源性哮喘,以往只能去县医院看病,去一趟来回路上就要5个小时。
  转变源于珙县在医疗体制改革中进行的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为让优质资源和病人实现“双下沉”,让病人在基层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珙县加大投入升级硬件设备、改善诊治条件和就诊环境,聚拢人才,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去年12月,珙县县域医疗次中心——洛表镇中心卫生院顺利通过验收,这意味着多个乡镇近10万群众不用到县城就能享受到同等水平的医疗服务。
  改革目标不仅在此。8月27日,入围第二届四川艺术节四川“群星奖”决赛的珙县歌曲《做个好人很容易》、群舞《苗蓝》的演员们在紧张地进行排练,这支来自珙县的队伍,即将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舞台亮相。
  这背后,源于珙县首创的农民文化理事会机制建设。据介绍,农民文化理事会让群众成了文化活动的主体,政府实现从“办文化”到“管文化”,乡村有了文化“带头人”,有效释放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活力,农民文化理事会机制建设也于2018年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国家级示范项目。
  漫步巡场镇整洁有序的街头,听着巡场人对今昔生活的感叹,闻着巡场飘香的美味,可以直观感受到珙县人的幸福生活。
  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厕所革命、智慧珙州建设、省际边界党建联动模式、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的“异地联结”模式……一张张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照片,聚焦生活中发生的一点一滴的变化,见证着珙县的变迁。
  百舸争流千帆竞,大海扬帆奋者先。珙县县委负责人表示,迎接新挑战,开启新征程,珙县将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人民幸福的经济强县和绿色家园而努力奋斗。

蚕茧丰收。李华摄

□何佳霓 曹艺琳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