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筠连县解放村的脱贫致富路:发扬解放精神 搞好养殖奔小康

http://www.scol.com.cn  (2017-01-11 17:09:09)  来源:四川在线宜宾频道  
编辑:颜婧作者 陈小芳 杨理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陈小芳 杨理)“我这个人不是懒人,也不怕脏不怕苦,以前没得钱得,现在党这个政策好,有人来帮我,我要把牛喂好,搞好养殖自己奔小康……”当记者问到怎么脱贫时,宜宾筠连县解放村贫困户张永金自信地向记者说起了自己的致富梦。

筠连县解放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大力发扬曾经激励全县人民的“解放精神”,贫困户们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发展产业。张永金就是其中“山繁川育、藏牛于户”的筠连肉牛养殖模式的典型代表和脱贫致富标兵。

1998年,解放村人大搞农田水力建设,成功改造好100多亩水田。当年38、9岁的闫香秋时任村主任,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武德乡解放村支部书记闫香秋说:“解放村主要是缺水,天上的水落下来,一会儿就没得了,通过我们村支两委带领大家一起打了蓄水池,蓄水池打起都只能灌溉小的,大家又采取了一种办法,把田坎糊成水泥,就更管用,这个精神,就是解放村精神—不等不靠、自建家园。

受制于地域条件等多种因素,解放精神并没有让解放村人完全摆脱贫困,近年来,借助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解放村的贫困户们焕发出了新的干劲。

“现在一天要割好多牛草?”记者跟张永金聊了起来。“一天要割5、6背牛草,大约3、400百斤。”张永金一边割着草,一边回答着记者。“割那么草要好长的时间?”“两个小时左右,中午割起就喂一天……”贫困户张永金现在每天都在快乐的忙碌着,新牛圈建设,蓄水池搭建,哪一处都少不了张永金的身影,而给牛准备食物则是每天的重头戏。现在已是寒冬腊月,割的鲜草不够,张永金还要混合酒糟和甘草才能把牛每天的食物备齐,满足牛的进食。

2011年打工回家的张永金买了个三轮车来跑运输,还借钱买了四个牛来喂,由于缺乏技术,一直没能找到钱。

“这喂起牛,当时是借钱买的,还不晓得牛没那么好喂得,喂了几年算起来没赚到钱,那是没得经验。现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来了,在党的扶贫干部和驻村农技员的帮扶下,我利用好牛贷贷了5万,周转金借了5千,全部用于购买母牛,我的牛长势很好,今年能赚一笔。”张永金说。

“张永金以前缺资金,也没得技术,我们根据他养牛这个愿望,就指导他养母牛来繁育小牛。张永金的母牛2016年就下了12个小牛,目前,一共有30头牛。牛多了,张永金在畜牧局的帮助下又建起了新牛圈,现在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标兵。”驻解放村农技员曾均向记者说到。

“目前,我的新牛圈已基本完工,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不停的干,就想早日致富……”张永金满怀希望地对记者说。

“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解放村的扶贫工作,首先就是扶志,老百姓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养猪也好,养牛也好、养鸡也好,自己就在产业上发展起来,脱贫致富共奔小康。”武德乡解放村支部书记闫香秋对记者说。

正如解放村支部书记闫香秋所说,扶贫首先就是先扶志。脱贫也好,致富也好,党的政策再好,帮扶干部再努力,首先还是贫困户要有自己想干的决心和踏踏实实干实事的态度。筠连县解放村有了这样不等不靠、自建家园的精神,再加上政策帮扶,贫困户们陆续脱贫致富。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