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王扬 曹洋)3月22日,澜湄区域对话教育合作论坛分论坛在宜宾举行,来自澜湄六国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对当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交流分享;同时就澜湄区域国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开展人才交流、职业教育怎样深入产教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思想碰撞。
围绕各国特色 加强高等教育人才交流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中心。在高等教育论坛上,六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对澜湄区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储备、人才培养、人才输出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本次澜湄区域高等教育论坛对于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四川大学缅甸研究中心主任、地缘政治研究所所长戴永红说,论坛将“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与其它五个国家的发展计划进行了对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西部与澜湄区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重点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下一步,将会更多地派出学生和老师到澜湄地区国家任职和交流学习。”
泰国格乐大学校长杨金泉告诉记者,“‘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政策和倡议,对于周边国家和沿边地区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杨金泉谈到,高等学府应该把“一带一路”、澜湄区域合作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让更多学生了解“一带一路”,加深人才合作的延续性和长效性。
在人才的交流合作方面,各国已有不同程度的实践。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中国研究院副研究院裴氏秋贤表示,“目前中国与越南相互建立了人才库,这有利于两国之间的人才输出交流。”
如何加深合作的延续性?宜宾学院院长王玲倡议,各国应发起成立高等教育联盟,本着“相互尊重、优势互补;开放公平、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充分发挥各方的比较优势和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交流与合作平台。
立足各国优势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当天,来自六国职业教育的专家学者也对澜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与会人员均表示:澜湄区域深化职业教育合作,需立足各国优势,注重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和必由之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表示,产教融合在国际上拥有许多较为先进的案例,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等,各方可以在企业开办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等方面展开探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院长聂强从实践上佐证了这一理论。聂强介绍,近年来学校试点现代学徒制度,牵头成立校企联盟,形成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让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实现了技术项目的创新突破。
各国产教融合的成功经验让缅甸艾维工商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受益匪浅,他介绍,“目前缅甸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继续改革职业教育系统,国际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方法都是我们所需求的。”
具体的举措也在论坛上形成。论坛现场宣读了澜湄六国高职院校合作备忘录,澜湄区域30个职业院校将在师资交流培训、科学研究协作、定期举办澜湄职业技术论坛等方面展开合作。
此外,在中学教育分论坛上也有成果显现。宜宾四中、南溪一中、翠屏棠湖外国语学校正式加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同时,经四川省教育厅推荐,经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遴选,宜宾市第一中学校正式成为宜宾来华学生基地校,并加入“一带一路.同一课堂”项目框架。今年夏天,宜宾市第一中学将建成泰国学生班,开始接收第一批泰国学生来到宜宾学习、交流一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