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阵地 育人才 珙县上罗镇将文化服务植根于农家院落

2020-06-02 17:29:4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颜婧

四川在线消息(范祖其 记者 曹洋)6月1日,和往常一样,宜宾市珙县上罗镇庄稼村村民谢世雄刚吃过晚饭,就带着孩子到了村里的文化广场,当天是六一儿童节,文化广场上将会给孩子们放映一场电影,这让他加快了脚步。广场上已经热闹起来,跳广场舞、打篮球、看电影、看书报的人络绎不绝。

在上罗镇,这样的场景村村可见。上罗镇党委书记李泽东介绍,近年来,上罗镇紧扣群众文化需求,创新“核心价值引领、阵地建好、队伍育好、活动办好、群众叫好”的“一领四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将公共文化服务送到农家院落,让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习惯,过上好日子。

建阵地将文化服务融入日常生活

这些日子,上罗镇新龙村村民游世全感到十分不习惯,喜欢喝酒打牌的他渐渐找不到“伴儿”了,打电话一问,不少老朋友空闲时候都在文化服务中心参加活动、培训。

“今年因为疫情没出去打工,打算在家种茶叶、养蚕。”游世全说,得知大家的需求,镇上和村上联系了农技员、养殖大户、专家等经常到文化服务中心讲课。“多来几次,渐渐喜欢上这里,什么都有,看电影、下棋、演出……热闹都很。”

农闲在家的村民来到文化服务中心学起了文化和种养技术,围坐在桌前打麻将的“麻友”们拿起了扇子,通过广场舞以“舞”会友,锻炼起了身体。目前,上罗镇已建成镇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2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24个,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不仅如此,为让村民能看上好电影,弘扬红色文化,上罗镇和相关影视集团联合打造“乌蒙山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即建设珙县·红色教育上罗影院、地域经济文创基地、川南革命红色教育基地等,影院正式运行后,村民们可同步看到城市院线的新片、好片、大片。

育人才将“送文化”转向“种文化”

最近几天,上罗镇代家村党支部书记史进洪忙的不可开交,不少群众上门来,希望能够加入到村里的文艺团队进行学习,获得一技之长。这两年,上罗镇的根雕技艺、高桩技术等也吸引了附近不少村镇的群众前来参观学习。

据介绍,为将文化的“种子”植入基层土壤,上罗镇组建和成立珙县戏剧家协会上罗分会、珙县演艺协会上罗分会等以及30个演艺团队,并对本土民间文艺人才、演艺爱好者、非遗传承人等进行摸底、建档,通过选派人员赴外考察学习、参加展演比赛和培训等,积极开展文艺演出、发掘创作素材,形成人才队伍培养常态化机制,每年镇村定期组织的各类文化培训20次以上,服务人数1000余人次。

一支有力的文化队伍,让上罗镇近年来的文化事业发展迅猛。以史进洪为主人公原型的《最后一公里》电影,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党员教育优秀作品;以代家村为原型的原创方言剧《凤凰涅槃》在宜宾及周边市州进行巡演,成为可复制的村党支部引领改变“穷村”的鲜活教材。上罗镇舞狮、黄氏老笋干、素油黄粑、苗族丧葬律礼、上罗炒米糖、苗族古乐器过山号等跻身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树新风“潮流”新村从小处做起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上罗镇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活动。为减少人员聚集,该镇举办了居家阅读和卫生打扫“云评比”活动,并倡导红白事简办,将防疫与乡风文明有机结合起来。

为倡导村民们创树新风,上罗镇还开展了道德模范、“上罗好人”“文明红黑榜”“四好家庭”等的培育和评选活动,开展“绿书签”赠书、“我的书屋、我的梦”、国庆读书月和经典颂读等活动,村里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突然间觉得我们村‘潮’起来了。”看到兴趣爱好越来越多的村民,七星村村委会副主任何其奎感叹。

上罗镇党委书记李泽东表示,近年来,上罗镇文化阵地逐步建成,综合文化服务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已常态化。文化正以其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渗透到各个领域,点亮农家的幸福生活。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