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屏山县清平彝族乡:齐心协力抓项目 “大石”结出致富果

2024-08-26 11:27:1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川

推荐致富带头人参加县级培训

​“我们积极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专项项目资金 370万元,因地制宜实施民族特色水果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大力提升和发展大石村柑橘产业,“橙”心诚意推动彝乡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目前,清平彝族乡大石村已经形成技改集中连片示范点,全村已实施柑橘技改500余亩,预计每亩产量可达6000斤,丰产后各族群众可实现增收500余万元,清平彝族乡高山“大石”地结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累累硕果。大石村党支部书记黄文华讲到。

党建引领 培育一批村级致富带头人

近年来,清平彝族乡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党员中心户+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一对一”帮带,增强带富能力,培养一批农村发展的致富带头人,形成“党组织引领、村合作社带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同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好格局。目前,已培养村级致富带头人17人,大石村人均增收5000元。

对症开方 引进一批柑橘优良好品种

民族团结进步广场上待售的柑橘

“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解椪柑种植、管理和销售情况,重点针对调研中群众反映的椪柑品种单一、落后,果树管理技术不高、农户意识薄弱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就产业规划建设、椪柑技改等方面制定了对策,同时前往眉山实地考察柑橘品种,结合实际,引进阳光一号橘柚品种。该品种口感脆嫩化渣、风味独特、有浓郁的柚香味,酸甜可口,品质优于同期上市的大部分柑橘品种。”乡党委书记段见林说到。

乡企联动 探索一条企业联系民族乡新路子

“2023年以来,市委统战部按照“民族团结、合作共赢”原则,建立16个国有(民营)企业联系全市12个民族乡工作机制,注重发挥企业所能和民族乡所需,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真正联到点子上,系到心坎上。同时,我们通过争取,市财政落实了4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民族乡产业发展”。宜宾市民宗局副局长马进说到。屏山县金元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一对一联系清平彝族乡,联系机制建立以来,金元公司先后多次派出专业人员参与椪柑技改培训,从果树间距、果树高度、嫁接枝芽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进行现场进行指导答疑,有效确保枝芽成活率,同时依托自身市场优势,积极参与柑橘的市场销售工作。

再接再厉 更进一步写好民族团结进步大文章

“去年为我们果农改良了椪柑品种、修建了产业路,今年我家收入增加了不少,离村不远的地方又修建了民族团结进步广场,我们既可以在那里卖水果,又可以和大家在那儿搞活动、摆龙门阵,真是太好了。”大石村果农陈先生开心的说到。

对大石村下一步工作打算,屏山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指导大石村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做好各民族共同进步的同时还要做到各民族共同团结,大石村要为全县以至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贡献,写好彝乡民族团结的文章。(宜宾市委统战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