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盛夏时节,宜宾市长宁县梅硐镇泽鸿村的竹林薄雾氤氲。每天早上,村民陈光平都要来到村里正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林下竹荪种植基地,从事竹荪的管护和采摘工作。
“今年竹荪长势特别好。在家门口务工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泽鸿村村民陈光平说,她家3亩林地入股了合作社,空闲时帮忙除草、种竹荪和收竹荪,干一天100多元工钱,一年下来仅此一项都有30000元的收入。
作为全省第二批“天府森林粮库”项目实施县,长宁创新推广“竹+菌+药”立体复合经营模式,在南部山区3个镇打造5000亩核心示范区,提升竹林综合效益。
“今年种了600亩林下竹荪,带动150户村民增收致富。”正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光辉表示,以前楠竹林每亩收益约为100元,现在“以林养菌”——竹渣发酵成营养基,废竹变宝,每亩投入6000元,产出的干竹荪60斤,市场批发价每斤120元,每亩净赚1200元左右。
与此同时,长宁县还在龙头镇龙头村依托村集体公司发展227亩林下棘托竹荪,助力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在双河镇笔架村探索推广林下多种种植模式,上半年种植棘托竹荪,下半年种植长裙竹荪和大球盖菇,同时套种林下淡竹叶,目前已完成153亩林下棘托竹荪及280亩淡竹叶种植,林下综合效益大幅提升。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双河镇竹食品园区内鑫益食品公司新投产的自动化生产线将竹荪加工成即食菌汤包,清洗、烘干、蒸煮一体机效率翻倍,全县已培育11家龙头企业,竹荪加工转化率达60%,产品远销国外市场。
据了解,长宁县“天府森林粮库竹下林粮复合经营”项目实施以来,经济效益实现倍增,建成竹下食用菌基地1150亩、中药材基地1000亩,辐射带动全县1万亩林下种植,核心区年产干竹荪20吨、淡竹叶300吨、鲜竹笋845吨,全县一产综合产值突破2亿元。生态效益也持续凸显,通过科学抚育竹林、推广绿色防控,林地综合利用率提升30%,水土保持能力显著增强。(宋成均李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