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宾市珙县上罗镇通过写好“人防+物防+技防”三篇文章,构建“三位一体”格局,健全联动机制,筑牢全镇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防线。
写好“人防”文章,强化“闻令而动、出之必胜”的应急处置力量。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强化应急处突能力,上罗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构建应急、消防、医疗卫生、交通抢险、通信保障、民兵等应急队伍联动机制,同时,健全“党支部+专职监测员+群众”基层群测群防体系,积极构建网格化防控模式,压实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森林防火等工作责任。坚持社会共治,推动安全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全镇防灾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筑牢“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人民防线。
写好“物防”文章,夯实“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物资保障壁垒。按照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标准,构建“1+25”应急物资储备机制,设置1个镇级应急物资储备库,25个村(社区)设置应急物资储备点,配置铁扫把、灭火器、救生衣、手电筒等应急物资;积极运用四川省应急支援管理平台,将全镇应急物资纳入数字化平台系统动态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健全全镇应急物资定期维护机制,及时修缮破损、淘汰报废、补充更新,保障应急物资品类齐全、数量充足,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写好“技防”文章,增强“科技赋能、智慧应急”的技术排危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应急”技术力量,增强监测预警能力,将学校、敬老院、餐馆等场所联网式监测,安装智能烟感200余个,燃气泄漏报警装置170余个,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和预警,确保做到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定期维护“气象大喇叭”、地质灾害监测塔,定时播放天气预警、及时发布灾害风险信息,让群众“心中有数、心中有底”;配备3台无人机,在森林高火险期、汛期进行巡山护林、巡河防汛工作,补齐传统监测短板,扩大巡查范围,通过“地空结合”方式,确保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