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聚能五类产业空间 绘制经济发展新蓝图

2025-08-27 17:26:0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眉灵

自五类产业空间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宜宾不断推动产业联动更紧密、政策成效更显著、服务保障再优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上半年,宜宾完成新建(改扩建)产业空间13个,空间内新培育企业1177户,带动就业3.16万人,新增营收71.91亿元。

科学规划,构建产业新布局

宜宾市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和产业基础,科学规划建设五类产业空间,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在中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上,紧密结合各县(区)产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实际情况,配套建设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以完善的服务吸引返乡创业企业家集聚发展。例如,江安县出台的《工业园区孵化园标准化厂房运营管理方案》,为园区规范化运营筑牢制度根基;叙州区南广产业园已成功签约入驻17户企业,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宜宾市先后印发了《宜宾市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宜宾市专业特色楼宇认定规则》,构建起“一核三心多点”的楼宇经济产业发展格局,吸引研发设计、数字经济、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入驻,不断提升楼宇产业发展层次和影响力。而科技孵化器建设则根据城市能级和发展优势,主动链接优质孵化资源,依托现有楼宇空间或建设离岸创新中心,积极招引专业化机构或运营团队,在主导产业领域分别打造1-2个西部地区一流的特色科技企业孵化器。

政策加码,厚植发展新沃土

为激活经营主体活力,宜宾市聚焦产业空间企业集聚区,打出政策“组合拳”——通过市场机会拓展、场景应用赋能等多维支持,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方面,建立起了机会清单常态化发布机制,每季度精准发布民间资本可参与的项目清单,让投资方向更清晰、参与渠道更畅通。2025年以来,已分批次发布50项本土民营经济发展机会清单,涵盖多元产业领域,计划总投资达33.83亿元。不仅为民营企业搭建了广阔舞台,更以实打实的机会供给,点燃市场投资热情,助力宜宾市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前行。

另一方面,宜宾市同样关注民营企业家综合能力的提升,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创新型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定期举办系列专题讲座与沙龙活动,围绕民营企业运营痛点、堵点,邀请行业专家深入解读市场管理策略、财税规范操作等实用内容。同时,联合高校打造精品主题班,涵盖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领导力塑造、公司治理与风险防控等核心课题。通过“政策解读+实战培训”的模式,有效提升了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39期专题培训,培育工程覆盖空间内企业5000余户。

在金融支持方面,宜宾市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五类产业空间企业的信贷支持。通过开展银企对接会、金融产品推介会等活动,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沟通桥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时,印发“五个专项治理”任务清单,开展“宜企暖心、解难纾困、护航发展”专项行动,完善企业服务体系。2025年以来,帮助企业解决拖欠账款6000余万元,协调兑现补贴800万元,协调融资300万元。

服务升级,打造营商新环境

在政务服务优化方面,宜宾市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开展“局长跑流程”活动,全市31个市直部门、12个县(区)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亲自体验办理服务事项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推动部门精减事项办理环节28个,压减比例达29.17%;共压缩办理时限315个工作日,压缩比例达42%。

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抓手,精准聚焦产业全链条与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目前,已系统梳理并发布市、县两级涉企服务事项清单,涵盖动力电池等12个重点产业链项目,以及法治、政策等10大领域,共推出179项增值化服务举措,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维度支持。

在提升服务效能方面,大力推进企业开办、跨区域迁移等10个高频事项“一件事”集成改革,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大幅缩减办理时限、减少申报材料。截至2025年5月,相关集成服务累计办件达8.85万件,企业办事便利度显著提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张楚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