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刚 曹艺琳 张华 胡敏宜宾频道 曹洋 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
截至9月15日12时,宜宾市筠连县、珙县、江安县、南溪区、长宁县、高县、兴文县、屏山县等区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先后发布关于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通告。
这意味着,多地按下的“暂停键”陆续取消,“播放键”随之而来——机器轰鸣的车间,冒着烟火气的生活,复工复产如火如荼地展开,居民的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
“防疫泡泡”护产业
企业稳产复产进行中
早上9点,生产、打包、运输……兴文经开区的宜宾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员工们熟练地操作着,各个环节井然有序。
兴文县城街头市民有序安全流动
“绝大部分员工在符合疫情管控政策下陆续到岗,人员已恢复到正常规模的70%左右,2条产线逐步恢复生产。”现场负责人杨俊竹介绍,解除静态管理后,企业仍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举措,所有机台全部分开,分班分次组织、安排人员进入生产现场,避免出现人员密集的情况。“我们加强对员工生产生活、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确保各环节安全。”
目前,兴文经开区内11家企业开启“防疫泡泡”模式,复工复产,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工业企业的影响。
珙县巡场镇居民正扫码有序进入商场/珙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珙县工业园区耀华玻璃厂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玻璃原材料熔炼及拉丝工作。据珙县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解除静态管理后,园区通过一企一核、走访调研等方式对企业进行复工复产资格审查,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当天完成全部审批流程,目前已有8家企业复产,正在审批企业6家。
为保障企业及时稳产复产,珙县通过收集企业需求物资信息,合理调用现有资源,确保企业的后勤物资保障。“管委会8名干部组成2个企业服务专班,通过实地走访企业、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掌握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来源地、产品销售地及物流输运路线、库存等信息,帮助企业解决复产难题。”
生活秩序复活力
城市烟火气回来了
9月5日10点多,筠连县政务服务中心里,不少市民排队扫码进入大厅。“本来早该过来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受疫情影响到现在才来,办理的全过程方便快捷。”水果副食店店主李勇说。
筠连县行政审批非公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16个窗口、38名工作人员已全部到岗,各类业务办理已全部向市民开展,切实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同时对大厅的消杀频次,由原来的每天2次增加为5次,以确保疫情防控不放松、服务效果不打折,最大程度保障办事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筠连县南丝绸之路不夜城项目现场/张华摄
接近中午时分,江安县城区道路上的车流量较之前明显增多,私家车有序通行,公交车、社区巴士、农村巴士等公共交通也已开通。出租车司机胡兴富提前做好车辆消杀,奔跑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我们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乘客上车的时候要求他们扫码亮码,戴好口罩,司机也要做到给车辆消毒通风,巩固好疫情防控来之不易的成果。”农村便民小客运司机李成福在为车辆做好消毒后,就来到了指定地点接送人。“解除静态管理后,驾驶员每天进行核酸检测,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要维护好居民的健康出行。”
生活秩序逐渐恢复后,学校何时复学成了学生、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复课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两个方案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等九个制度。”珙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学校自查、人员摸排管控等措施持续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同时,做好物资储备,确保在复课后组织校内师生全员培训演练,掌握防控知识,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提升防控和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