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聚焦引导和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涉企服务、金融支持、政策红利等方面谋实策、出实招、下真功,打出系列“组合拳”,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潜力、新活力、新动力。
以“三招”跑出营商环境“加速度”
强化领导高位推动。2月18日,新春首个工作日,宜宾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创新选聘20名“营商环境观察员”,明确宣传营商环境制度措施、收集企业群众意见建议、监督全市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职责。2月26日,宜宾召开动员会,贯彻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精神,为迎接2023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开展做准备。近期连续召开的营商环境专题会议,体现了宜宾市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了朝着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努力的决心。
对标攻坚辅导提升。实施营商环境对标攻坚辅导提升行动,通过数据采集、问卷调查、核查核验等方式,开展县域营商环境调研,聚焦群众的呼声,倾听企业的诉求,以评促改、以改促优,助力县域营商环境跑出“加速度”。召开2023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辅导培训会,于2月27日—3月1日集中开展辅导培训,聘请第三方机构针对2022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牵头指标问题进行溯源分析,讲解先进地区参评先进做法和经验,对标先进经验找不足、补差距,确保优化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创优争先。
开展涉企检查摸底。宜宾市《阳光问政》节目播出后,为直面问题症结,聚焦市场主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题,1月25日—30日,围绕“各类涉企检查过多”问题,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地毯式”涉企检查,摸底调研市场主体反映的审批时间过长、开办企业效率低、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整改措施,打造更透明、更公平、更便利的营商环境。
以“三式”助推县域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提发展信心。为弘扬企业家精神,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为县域民营经济创造新机遇、新契机,2月6日,宜宾市本土民营企业家迎春联谊会如期召开。大会表彰全市优秀本土民营企业62户,现场签约投资项目15个,投资金额达22.18亿元,发布机会清单项目75个,吹响项目机会“双重奏”,激发市场主体释放新活力。
解权益纠纷。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维权护航行动,聚焦干扰公平竞争、损害企业财产、侵害知识产权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诉求处理机制、拖欠账款信息共享机制、问题约束惩戒机制,实行“点对点清单”交办制,企业反应的问题跟踪督办、限时办结,以“保姆式”服务为企业破难解困。
破融资困境。宜宾在全省率先推出专支持个体工商户融资的无抵押担保产品——“支个保”,发挥“金融放大器”和“地方经济助推器”功能,着力解决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难题。收集汇总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清单和支持普惠、民营、个体工商户金融产品清单,基于“两张清单”召开民营企业融资对接会,深化产融化对接,畅通普惠小微融资渠道。
以“三服务”助力市场主体“破冰前行”
政企沟通“上门式”服务。为切实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让企业安心、放心的创业环境,宜宾市强调“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2024年1月26日—2月25日,以入企走访、企业座谈、县域大会等丰富形式,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共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50次,并将走访收集到的问题“清单化”“菜单化”,全力以赴做好解决问题、服务企业的“后半篇文章”。
企业咨询“在线式”服务。宜宾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紧紧围绕“企业开办、企业运营、投资者保护、政府服务效能”四大需求,设立“企业服务专席”,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企业服务专席”服务团队,“专人专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在线服务。为满足企业咨询解答的需求,宜宾市12345热线还建立了企业服务专业知识库,动态更新涉企业务政策法规、办事指南、惠企政策等内容,按照“简单问题依库解答、复杂诉求转办三方”模式,做到时时“在线”服务企业发展。
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为实现惠企政策“一键知晓”、惠企服务“一键匹配”、惠企资金“一键直达”,目前,宜宾市共在市本级政务服务大厅、县(区)政务服务大厅和园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16个“惠企政策专窗”,落实专属责任人和专属窗口人员,做好现场答疑解惑、汇总咨询问题、受理申报业务等工作。
下一步,宜宾市将聚焦中小微企业创业园、专业楼宇、城市商圈、农文旅基地、科技孵化器五类产业空间发展,为县域民营市场主体创造有形有效的成长空间。同时,紧盯县域营商环境中现存的问题,对标先进地区,补足自身短板,切实提升县域民营市场主体满意度、获得感,助推宜宾市县域经济实力提升,精彩“出圈”。(张楚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