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自2021年在四川省首批试点开展新时代“两个健康”建设工作以来,政企携手,同向发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两年来,宜宾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8.4%、税收贡献增长6.9%、市场主体增长22.5%,四川民营企业100强由4户增加至7户、实现全省前10强“零突破”,新落地百亿项目7个、培育百亿级民营企业5户;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近40%的投资、58%的地区生产总值、80%的出口总额、83%的城镇新增就业和99.6%的市场主体……这张亮眼“成绩单”,有力地印证了宜宾以“两个健康”建设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源头活水,引领民营企业家更具乘风破浪、扬帆沧海的信心和底气。
加速转型升级,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产业生态。宜宾立足绿电优势等资源禀赋,加快向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产业拓展,“4+4+4”现代化产业体系集聚成势。以“智改数转”提升能源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四大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推动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向1000亿级规模迈进,新型储能、数字能源、通用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四大未来产业向500亿级规模快速迈进。坚持市县一体集群化作战,成系统招引行业内优秀民营企业。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宁德时代来宜落户后,宜宾连续承办两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引进动力电池配套项目122个、总投资超2700亿元,构建从基础材料到电芯模组再到终端应用的产业生态;晶硅光伏产业从零起步,快速形成从硅料到光伏电池组件的晶硅光伏产业生态圈,成为四川唯一完成光伏全产业链布局城市。四川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振忠谈到高景一期项目从开工到投产75天的“高新速度”仍激动不已:“宜宾高新区和光伏产业专班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帮助企业以最快速度投产达产满产,高景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成为产值、营收‘双百亿’企业!”
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一期项目
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5G智能制造车间
增强内生动能。宜宾在持之以恒招大引强的同时,紧紧扭住“本土”二字,更加重视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发展。2023年新春伊始,召开本土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四个门类”成为中小企业发展主攻方向,“建平台、育主体、给机会、优政策”成为全市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共识。创新推进中小微企业创业园、专业楼宇、城市商圈、农文旅基地、科技孵化器“五类产业空间”建设,培育新建产业空间56个、改扩建166个,帮助更多市场主体破茧而出、茁壮成长。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发布机会清单668个,已签约项目108个、开工项目90个,协议投资130亿元。2023年本地生活服务业实现营收276亿元,农工旅融合产业新增涉农规上企业207户、新增涉农个体2万户,科技配套服务业培育民营高新技术企业363户、入库科技型民营企业1325户,规上建筑装饰装修业实现产值560亿元、解决就业31万人。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本土民营经济四大主攻方向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切合企业发展利益,未来可期、前景广阔。
宜宾市召开本土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宜宾市本土民营企业家迎春联谊会项目签约仪式
释放创新活力。宜宾作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高效运行欧阳明高等3个院士工作站、13所产业技术研究院、148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在宜办学高校达12所、在校大学生近10万人、中职学生近7万人,“产为教助力,教为产育人”的良好局面正铺陈延展。依托大学城科创城优势资源,不断壮大科技创新体集群,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融合。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牵头揭榜四川省锂电材料及动力电池制造业创新中心,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董事长华剑峰对以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深有感触:“创新中心作为欧阳明高院士科研团队与宜宾市政府共建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已集聚近200人的研发队伍,攻克了一系列技术壁垒,获得185项专利并孵化落地17家本土企业,为迎接行业技术迭代升级和下一轮快速发展做足准备,共享‘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发展新机遇”。
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开展下一代固态电池的研究开发
陈红旭及团队讨论自主研发的无冲击换档变速器结构研发细节
打造舒心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惠企政策促企兴。宜宾推进市县两级惠企政策服务专窗“一窗受理”惠企政策,让惠企政策更精准、高效服务于全市企业,2023年为民营市场主体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3.8亿元、惠及纳税人32万户次。以获批全国首批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成立全国首家10亿元资本金规模并以服务民营经济为使命的四川长江民营经济融资担保公司,搭建“中省市县”四级加银行的“4+1”担保分险体系,创新推出“宜惠贷”“宜贸贷”等产品,开发四川首个专门支持个体工商户融资的无抵押担保产品“支个保”,2023年为264户民营企业贴息2676万元、为658户个体工商户担保贷款3.1亿元,有力支持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出台“百规千企万户”等支持政策,实施民营企业雁阵培育工程,2023年新增“个转企”4226户、“企升规”707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2户、民营企业达9.4万户,一支以省、市百强民营企业为引领,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为骨干,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企业梯队已然成型。
四川省“枫桥式”商会建设推进会暨商会调解工作培训班在宜宾举行
暖心服务解企忧。宜宾深化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1225名市县领导与1300余户民营企业结对子、解难题、促发展。市县(区)同步成立非公经济发展局,创新组建民营经济发展专班和24个产业专班,重点服务3000余户“四上”企业,县(区)、乡镇(街道)全覆盖服务“四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构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链路”,促进各类要素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受宜宾强有力的政策供给吸引,清华大学博士陈红旭返乡创办了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电动汽车多档位电驱动系统和光伏智能微电网开发运用。“园区帮助我们解决了厂房、融资、市场、人才等一个个难题……”陈红旭表示,公司在努力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同时,将把更多当地子弟培养成为汽车电子、光伏储能系统应用人才。
创新开展“政企直通车”沙龙对接活动
创优环境纾企困。宜宾连续两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提升年、攻坚年活动,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十大行动”。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选聘20名企业家为营商环境观察员,针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反面案例定期开展《阳光问政》融媒体直播,建立涉企线索移送机制,倒逼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开通民营企业诉求服务直通车,累计纾困解难1979件,协调融资4690万元,解决拖欠账款4.9亿元。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颜泽文对党委政府助企排忧解难尤为感激,他在“面对面+键对键”活动中反映川茶科技园所在高速公路停车服务区由于安全隐患长期封闭的困难诉求后,省、市统战部门立即组建工作专班多方协调、督办落实,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完成隐患整治,让服务区重启投用,促进了地方茶产业和文旅产业加快发展。此案例入选四川2023年度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也是宜宾以企业感受为导向,把服务送到企业心坎上的生动体现。
宜宾市《阳光问政》融媒体直播节目开播
宜宾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为20名营商环境观察员颁发聘书
培强中坚力量,促进企业家健康成长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宜宾实施民营企业家“百千万”培育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具有现代管理思维、兼顾未来发展方向的企业家队伍。筛选建立203名领军型、3047名成长型、10695名初创型企业家培育库,聚焦践行新发展理念等5个方面精准培育。2023年以来市县举办培训班245期、参训1.4万人次,企业家素质能力大幅提升。创新“理论学习互动研讨—头部企业场景教学—学员企业把脉会诊”三段式教学法,帮助企业挖潜增效。四川省晟辉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军对在深圳华为培训中心举办的领军型企业家能力提升班印象深刻。他学习结束后立即召集经营团队头脑风暴,在借鉴华为绩效管理等方面经验、及时优化战略思路后,企业发展势头迅猛,2023年营收增长30%。
2024年宜宾市民营经济人士迎新座谈会
履行企业家社会责任。宜宾以“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万企兴万村”等行动为抓手,引导企业家致富思源、义利兼顾。定期举办民营企业招聘活动,2023年承办四川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现场推进会,发动185户民营企业提供岗位3700余个,吸纳高校毕业生1500余人,2户民营企业获评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单位。打造“红粱兴万家”“川茶兴千村”“稻虾兴百村”等工作品牌,911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662个村(社区),投身城乡融合发展,累计实施兴村项目1208个、投资总额108亿元、捐款捐物3371万元,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筠连县巡司镇是远近闻名的川红特色小镇,其中银星村就是以小小嫩绿叶,释放致富“大能量”的代表之一。走进银星村,青山环绕,茶树成荫,宽敞整洁的黑化路串连观光环线,一幅“天蓝、山绿、地净、安居”的美丽新村画卷呈现眼前。银星村创新“生产服务型+资产盘活型+自主经营型+资本运营型”模式,发展茶园2.2万亩,引进茶叶加工企业13家(其中规上6家),2023年鲜叶产值6.5 亿元、综合产值 15.2亿元,茶农人均收入3.8万元,连续三年入选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
宜宾市“万企兴万村”行动示范点—兴文县稻虾产业示范基地
筠连县银星村智慧茶园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两年来,宜宾高规格表扬92户优秀本土民营企业,57名卓越企业家、优秀企业家,推荐5名民营经济人士被授予“第四届四川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宜宾市极米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波代表全省民营企业家在优秀建设者表彰大会交流发言中谈到,公司推出了多款搭载超级混光技术的新品,实现了底层技术的创新突破,产品质量上了新台阶。“下一步,我们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早日成为世界第一投影仪品牌。”谈及未来,钟波信心十足。宜宾还为企业家代表发放“宜商服务卡”,提供市内交通出行、医疗保健等绿色通道服务,开设《对话宜宾民营企业家》等专栏4个,刊(播)报道200余条(次),发布短视频100余个,全网传播量超1500万,营造礼尊企业家浓厚氛围。
极米智能光电产业园开园
百舸争流千帆竞,广阔舞台共期许。“两个健康”建设已成为宜宾展示改革发展成果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宜宾将坚持以川渝新时代“两个健康”联动建设为牵引,先行先试勇探索,创新实干求突破,引领民营企业在全面开启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再创新辉煌!(宜宾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