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当好最佳“店小二”服务市场主体

2024-06-27 14:40:5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川

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以便民利企为导向,扎实开展惠企政策专窗建设、重大项目服务专区打造和网络理政平台打造等工作,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当好最佳“店小二”,服务市场主体。2023年,全市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0.36万户、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75.97%。

奔跑点菜,用点餐配菜的耐心主动服务

全面梳理惠企事项,颗粒化梳理拆解形成可操作的事项清单。建立惠企政策事项清单动态更新机制,对新出、调整、废止的惠企政策事项进行及时更新,确保有效申兑。截至2024年5月,共有惠企政策事项主项98项、办理项151项。线下汇编印发各部门具体惠企政策条文,制作惠企政策解读卡,大厅陈列惠企政策展示牌和申报流程图等。线上大厅多媒体滚动展示汇集的事项清单,政务网上公布具体惠企事项,公开公示政策条文和解读详情。在市、县(区)政务服务大厅和设立“惠企政策专窗”16个,实现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全覆盖,推动园区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惠企政策专窗”,持续延伸惠企政策服务场地,实现企业就近咨询、办理。截至2024年5月,全市共兑现惠企资金4.4亿元。

快速上菜,用闻声而动的迅捷高效服务

坚持以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为主线,依托企业服务专区打造重大项目服务专区,积极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市县政务大厅设立重大项目服务专区,形成横向“三级协商”、纵向“三级联动”机制,为重点项目审批提供全链条优质集成服务。配备重大项目代办(服务)专员,严格落实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制、重大项目“一会三函一书”工作机制,开展重大项目“容缺办理”“部门联办”“全程帮办”,推动重大项目服务事项一次告知、集成办理。积极拓展线上服务空间,为项目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流程、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常态化开展“局长进大厅、局长跑流程”工作,进驻部门领导以“窗口工作人员”“办事群众”两重身份深入政务服务大厅窗口,通过亲自办、体验办,全流程检查窗口服务质效和“放管服”改革工作落实情况,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静候用餐,用实实在在的解困真情服务

根据区域特点,结合特殊群众需求不断探索,将“线上听”与“线下办”有机融合,紧盯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着重推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维度延伸和服务质效提升。建立网络理政联席会议等5项工作机制,覆盖网络理政涉及的社情民意受理管理、回访沟通、紧急联办、联动督查、协调处置、舆情预警、数据分析全流程,形成了社情民意收集、回应、研判、考核闭合式管理体系。整合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省政府网站“省长信箱”等9个渠道,同时与市110平台、宜人宜宾APP等对接,搭建起全市统一的网络理政工作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手段,分析群众来电、来信数据及具体内容、办理情况,掌握群众真实诉求及办理结果,为防范化解群体性事件、调整政府管理、优化管理资源配置提供准确的依据。今年1—5月,网络理政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428146件,办结427090件,满意率98.89%,受理量环比下降5.81%。(李震鑫)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