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民营企业家“百千万”工程企业家培训班(第三期)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
2024年以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通过落实“放管服”改革、壮大民营企业家队伍、倾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等,为民营企业家送上一颗发展“定心丸”,让全市民营企业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舒心、暖心、安心,有效推动宜宾市民营经济活力迸发。
关注民企办事体验,提升为企服务质效
自年初的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召开以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部署,打出“组合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以“营商”实现“赢商”。
为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办事创业的流程,全方位提升办事效率,让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新变化,今年4月,宜宾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局长跑流程”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了31个市直部门、12个县(区)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采取“陪同办”“驻窗办”“亲自办”等方式,面对面接待服务企业群众,切实查找优化流程、压缩时限、精简材料等方面突出问题,推动审批办理提速和作风转变提升,市场主体办事体验得到明显改善。
目前,市直各部门共开展“局长跑流程”活动146人次,查找问题148个,完成整改措施152项;各县(区)部门、镇(乡)负责同志开展“局长跑流程”活动1577人次,查找问题591个,完成整改措施620项。下一步,宜宾市将依托“局长跑流程”活动,进一步探索精简办事流程,压缩时间,切实为企办实事,为企优环境。
关注民企培训需求,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为打造一支具有战略思维、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民营企业家队伍,推动全市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深入实施“百名领军型、千名成长型、万名初创型”企业家培育工程,依托国内知名高校、行业头部企业、省内外友好工商联等资源,为本土民营企业家搭建学习交流的双向交流平台。
今年以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已先后组织一批领军型企业家,赴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参加宜宾市民营企业家“百千万”工程企业家培训班。培训采用课堂讲授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的方式,邀请高校教授、知名企业家进行专题授课,并组织民营企业家们赴行业标杆企业现场参观,充分感受头部企业的优秀经营理念,深入了解其独有的发展历程。
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的培训课程获得了参训企业家们的一致好评,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增强了匠心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下一步将努力把所学所得转化为实际本领,扎实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守法经营、实心干事。
关注民企发展需求,强化服务要素保障
为给民营市场主体创造有效有形的成长空间,宜宾市印发了《关于印发全市五类产业空间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按照“做优存量、做大增量”的要求,做优成长空间、政务服务、人才资源等要素保障,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成长活力。
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微企业创业园、专业楼宇、城市商圈、农文旅基地、科技孵化器等五类成长空间,配套一流的为企政务服务,采取帮办、代办、上门办等形式,定期为区域内的市场主体提供集中服务。同时,根据不同企业的集聚特点,梳理企业开办、经营发展、项目投资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在企业集聚区设置代办员,就地解决登记注册、税务申报、社保缴纳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考虑到市场主体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宜宾市依托不同成长空间的特点,分类集聚复合型、精英型专业人才,比如,在中小微企业创业园集聚一批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为本土民营经济注入新活力;在科技孵化器集聚一批高水平技能和创业人才,推动民营企业向科技型、绿色低碳型转型,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截至6月底,全市完成新建产业空间2个、改扩建7个,正在新建54个、改扩建157个,新培育2396户,新增带动就业2.48万人,新增营收35.6亿元。
下一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将持续聚焦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帮助民营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在做强做优做大自身的同时,更好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张楚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