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长宁:盘活闲置资产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2024-10-16 16:22:1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川

蔬菜冻库

近年来,宜宾市长宁县梅硐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立足实际精准盘活各类闲置资产,成功将“存量”变为“增量”,为乡村大地注入了蓬勃活力。

10月14日,梅硐镇马坪村蔬菜基地里,农户们正精心呵护着绿色小苗,忙碌的身影在田间穿梭。基地负责人介绍,这里采用生态循环发展模式,轮种名优水稻和时令蔬菜等,目前已建成温室大棚16个。

工人对竹笋进行装袋封口

“我们公司利用农村闲置校舍,修建了680平方冻库。基地主要种植蔬菜,冻库不仅解决了蔬菜存放问题,还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蔬菜基地负责人汤德鑫介绍说,冻库就位于蔬菜大棚旁,原本是一所闲置的小学,通过签订租赁合同的方式整体租赁给蔬菜基地,既实现了闲置资产再利用,又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0万余元。

同样,原泽鸿小学也实现了闲置资产再利用,如今已改扩建成为一家竹食品企业,面积达1200平方米。走进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对竹笋进行切片、装袋、封口、装运。

“我们年产量竹笋生产能达到4万多吨,增收带动群众就业2000多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实现了增长。”宜宾竹之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杰表示,企业由原先竹笋初加工转化为精细化加工,提高了生产工艺,目前每天生产加工竹笋4000斤,主要销往成都、重庆、湖南、广东等地。

农户在蔬菜基地忙碌

资产长期闲置或低效利用,不仅无法创造价值,还会增加持有成本。为此,梅硐镇围绕“盘什么、怎么盘、谁来盘”,合理优化资源配置,针对低效闲置用地,实时掌握盘活动态。截至目前,原泽鸿村办公室改建为竹扇加工厂,原清江村办公室、马鞍小学、清江小学改建为玻璃打磨厂和酒厂等。全镇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实现村集体闲置资产租赁年收入预计620万元,让“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机制,聚焦盘活闲置资产,让‘资产’变‘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梅硐镇党委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村集体 + 专合社 + 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吸引外出党员、优秀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5000余人,让群众既能兼顾家庭,又能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村集体、企业、群众三方同步增收,共同发展。(宋成均 张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