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把优化政务服务作为便利企业群众的重要抓手,在推动“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落实基础上,从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发力点和突破口,积极拓展完善便民、利民的政务服务圈,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深化
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积极拓展“一件事”外延,推动一批高频、面广、问题多的民生领域“一件事”高效办理,通过“办好一件事”推动“解决一类问题”。
2024年以来,宜宾市依托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善建设宜宾市政务服务网,积极推进线上办事“一网通办”。持续推进高频事项“掌上办”。全面整合全市移动服务资源,实现公积金查询提取、户口迁移、居住信息登记、水气缴费等149个本地区高频服务“掌上办”,全市11个县区级移动端分站点全面上线,推动智慧化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此外,完成了宜宾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事指南要素精细化梳理,通过省一体化平台完成对应“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事指南公布、事项办理路径配置及办件流程测试,实现一件事“一次办”。2024年,企业迁移登记、新生儿出生等1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已实现全面落地,全市线上线下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15.3万件。
同时,宜宾市将电子证照应用工作纳入政务服务重点工作。着力扩大电子证照类身份凭证应用场景,对照20类电子证照应用清单对相关事项申请材料做材料免提交配置,指导企业群众通过天府通办APP、交管12123APP、电子社保卡小程序、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等渠道申领电子证照并广泛应用。目前,电子证照应用已深入用水用电用气、就医、社保、公积金、房产查询等领域,极大程度促进了事项办理“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2024年,累计归集包括178类共776.8万张电子证照,实现电子身份证、驾驶证、社保卡、结婚证等电子证照在酒店住宿、网吧上网、景区买票、交通执法等多个场景社会化应用。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深入推进
面对部门之间信息不通畅、企业办事流程繁琐等困境,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积极探索创新,打出了一套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组合拳”,从模式创新到线下优化,从线上升级到企业服务,全方位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企业和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首先是组织31个市直部门、12个县(区)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开展“局长跑流程”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推动部门精减事项办理环节28个、压减29.17%,共压缩办理时限315个工作日、压缩42%,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利、更高效。打造企业服务中心也是关键一环,依托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整合分散在部门的涉企服务事项,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宜宾市民中心搭建的“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平台。
走进市民中心政务服务大厅,“无差别综窗”格外引人注目。宜宾市将将国家重点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部纳入综合窗口,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限时办结、统一出件”。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审批服务职能分散、信息不畅、效能不高以及企业和群众办事跑窗口多、提交材料多、审批时限长等问题。目前,宜宾市无差别综窗月均咨询1400余件、受理400余件、流转700余件、颁发400余件,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成效显著
从资金周转到政策解读,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在每一个环节持续发力,让惠企政策“一键达、精准达”,政策红利“高效兑、一次兑”,让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为宜宾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4年,宜宾市各级政务大厅均设立了“惠企政策专窗”,安排“政策专员”为企业服务。不管是税收优惠、贷款扶持,还是项目补贴,在政策专窗都能得到详细解读。而且,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全面收集惠企政策,拆解形成可操作的事项清单,制作印发成直白易懂的办事指南。企业家拿着政策指南,企业拿着它,就能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政策,实现了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大转变。
此外,依托“四川省政务服务网”宜宾分站点,精心打造了助企纾困专区,汇聚高频事项服务指南、惠企政策、政策解读、免审即享、申报指南等功能一应俱全。企业只要轻点鼠标,就能轻松查询申请材料、受理条件、办理流程、收费标准等信息,真正实现了事项信息“一表尽览”,政策信息“一图读懂”。同时,依托大数据、智能匹配算法等前沿技术,系统将自动根据企业“画像”匹配相关政策,并以短信、站内信等方式及时提醒企业。这种精准推送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政策的知晓率和利用率,让企业能够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红利,企业无需再为错过政策而烦恼。
2025年,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将持续规范政务服务行为,拓展“政务服务+金融、供销、邮政”等服务渠道,打造为农惠农服务应用场景,推行“政务服务+治理”,聚焦重点群体优化帮代办、上门办等服务,大力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效率。(张楚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