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持续12年 宜宾每年安排数百万资金保护长江生态

http://www.scol.com.cn  (2016-04-14 09:25:47)  来源:四川在线宜宾频道  
编辑:颜婧记者 邹霞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邹霞)宜宾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三江九河”纵贯全境。多年以来,宜宾市高度重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连续12年每年安排数百万资金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资金从2004年的150万元到增加到2016年的800万元,用以保护宜宾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长江生态环境。

2008年,宜宾市委作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决定》,2009年编制了《宜宾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同步下发了《宜宾市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规划投入366.2亿元建设生态宜宾。2013年,宜宾提出构建“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2015年宜宾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绿色宜宾的决定》,明确了绿色宜宾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把宜宾建设成为具有发达的绿色经济、优美的城乡环境、宜人的生态人居、繁荣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和绿色宜宾。

记者从宜宾市环保局获悉,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宜宾不仅重视大江大河的污染防治,更加注重重点小流域的污染防治,从源头上保护长江水源。

2006年以来,宜宾对176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保护区划定,共划定保护区196处,依法取缔了保护区内排污口12处,加强移民区环境监管,加强废物清理处理、全面有效消毒。2014年宜宾在全市范围创新推广实施“河长制”,明确河流所经地区的流域环境综合治理责任,出台《五粮液产业园区周边及岷江宜宾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3-2020)》。

同时,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取缔网箱养鱼、新增生态模式的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物综合治理等。如今,宜宾生态县(区)创建率100%,通过验收率50%,通过技术核查率60%,位列全省前茅。长宁县、翠屏区、江安县、南溪区和宜宾县,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县(区),全市累计成功创建生态乡镇57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47个;累计创建生态小区117个。

通过将坡耕地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同时与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相结合,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对坡改梯工程区进行流转,流转土地种植花卉和经果林,建设旅游设施,发展乡村旅游,宜宾达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双赢的局面。

此外,宜宾还通过突出重点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来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为了控制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向家坝工程选择符合区域生态及景观特点的当地适生物种进行植被恢复和绿化,引进了先进的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及时保护了开挖裸露坡地。为减小水电开发对鱼类的影响,向家坝施工区于2008年建设了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主要承担金沙江、岷江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殖、培育和放流工作。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