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摄影情怀:记录过往 让未来少一点遗憾

http://www.scol.com.cn  (2016-08-11 09:24:39)  来源:四川在线宜宾频道  
编辑:颜婧记者 曹洋  

我向往自由的生活,无忧无虑,在世界各地流浪。我就想成为一只鸟,到处游荡,看看世上风景、累了、倦了、就地安息。——王铁松

王铁松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实习记者 曹洋)一部单车、一台相机、一个想法,就能成全一次旅行,在“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宜宾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王铁松二十多年的摄影生涯里,这样的经历数不胜数。

医务工作者的摄影梦

看到“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宜宾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这些头衔,大多数人心理闪现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人一定是一名专业的摄影工作者。然而出乎意料,王铁松是一名在医院工作了二十余年的普通医务工作者。

正常情况下,王铁松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八点到单位,开始医院的忙碌工作;由于离家远,中午就在办公室里休息;晚上六点下班回家。但由于拥有摄影特长,除了本身的工作外,王铁松还担负起了辅助医院宣传工作的责任。

“医院对我的摄影工作非常支持,甚至还为我配置了很好的相机和镜头。2015年还为我颁发了一个‘特别宣传奖’”,说到医院的支持,王铁松脸上满是自豪。走进医院的花园里,随处可见悬挂张贴的作品,那些几乎都是王铁松的成果。

王铁松的摄影生涯始于90年代,源于当时大多数年轻人对大头照的爱好。从最开始的觉得“风景很美很值得拍、人物有个性可以拍”,到现在他发现:更多的记录一些转瞬即逝的的东西,留下身边的人和事的痕迹,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才是摄影真正的意义。镜头下事物的变化也是王铁松的人生成长经历,见证了他从青葱岁月到不惑之年,“风景再美你也不太能拍到它最好的一面,而人文是需要生活的有心人去留意记录的,因为人文景观很有可能稍纵即逝。”

打开王铁松的空间可以看到,他的相册照片达到58771张,“南广古镇”、“沙河打铁花”、“上里古镇”、“龙华古镇”等在他的世界里永存,空间访客的数量也达到了168万人次。

“目前为止我还没拍出自己最满意的照片,因为拍摄的过程中总是有很多客观的原因造成一些遗憾。”对于自己的照片,王铁松这样说道,接下来他希望能够还有契机去弥补这些遗憾。

源于偶然的古镇情怀

南广镇位于宜宾市东南面,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宜珙铁路、宜珙公路、宜长公路、宜李公路与南广河经南广镇腹部通往珙县、筠连县等几大县区,是川南六县“门户”。颇具传奇色彩的哪吒文化和南丝绸之路文化是南广古镇最吸引人的地方。

从2010年至今,王铁松几乎每年都与这座古镇有一次亲密接触。“对南广的关注其实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2010年,作为宜宾‘泡菜坛’的成员我曾参加对一名南广儿童的资助,那是我第一次到南广”,说到过去的事情,王铁松语气里有着一丝追忆。

“两排排列着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年的简陋瓦房,一条狭小的望不到尽头的小巷”,这是南广古镇给王铁松留下的第一印象。但是随着漫步在这青石小道上,王铁松感受到了这个小镇不一样的风情。

“每次去南广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有时候是大景色,有时候是小情调,有时候是一个人故事。”但是有时王铁松也会感到遗憾,南广古镇的原居住民,很多到外务工去了,真正了解南广古镇底蕴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

2014年,为缓解大溪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形象,宜宾对大溪口沿线交通进行改造,南广古镇的一半均在改造范围之内。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王铁松马不停蹄地去了南广,拍摄了改造前的全貌。“我想保留下一些图片资料,给以后的人看看,这里曾经是这么一个古镇。”

在医院工作的经历,使王铁松具有一种文人般悲天悯人的情怀,展现出一种处世的明朗大气,“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利弊共存的。所以我愿用个人力量记录这些珍贵的过往,也能让未来少一点遗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