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宜宾南溪区:“无围而治” 让绿于民暖民心

www.scol.com.cn  (2018-04-26 09:29:01)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颜婧  

多地机关大院开始“无墙”办公——

4月25日早上8点左右,当乐山市委工作人员匆匆走进市委大楼开始工作时,市民赵国新带着4岁的孙女,悠闲地在市委大院的绿化带里散步。不远处,两位老人正气定神闲地打着太极拳。

过去,高高的围墙,是不少人对政府机关大院的印象。如今,通过“拆围透绿”,闲适的市民和忙碌的工作人员,在乐山市委大院里形成了两处不同却又和谐的风景。

不仅乐山,近日,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我省不少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都已“拆围透绿”,在还绿于民的同时,也拉近了干群关系。

一纸拆墙令 市委大院成市民“后花园”

拆围墙,最直观的益处是“透绿”。记者在乐山市委大院看到,脱掉大院原来厚重的“外衣”,曾“养在深闺”的满园翠绿“透”了出来,成了市民共享的“绿色福利”。

“现在出门便能见到绿地、闻到花香、听到鸟叫,市委大院已经是我们的‘后花园’了。”市民郑蓉的家与乐山市委只有一街之隔,每天晚饭后,她都会来这里锻炼。

“绿色福利”源自两年前的一纸“拆墙令”。2016年,乐山市发文要求市级机关带头拆除办公场所围墙,将封闭管理的机关大院变为面向市民开放共享的公共场所,让绿于民、让路于民。通知发出半个月后,乐山市委决定第一个“吃螃蟹”,彻底拆除1050米的围墙,并向市民免费开放3万平方米的绿地和近百个停车位。

“绿地、广场不是机关的‘自留地’,要和群众共享城市公共空间和绿色资源。”乐山市目标督促办公室副主任陈涛介绍。截至目前,乐山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已全部“拆墙”。仅乐山市区,就涉及78个机关单位。围墙内外的绿地融为一体,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管理精细化 7年未发生安全问题

围墙拆了,大量人流、车流涌进,如何在方便群众的同时,确保机关有序运转?

2011年,宜宾市南溪区委、区政府将周边办公区域的围墙拆除。该区政府机关事务中心负责人刘恒坦言,起初安全方面确有顾虑。

为此,南溪区紧抓天网、数字城管工程,增设近200个监控点。“办公区域周边安装了13个高清摄像头,办公楼内每一层及重点部门的门口也安装了摄像头,24小时有人值班。”刘恒带记者来到政府办公楼内的监控室,这里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10余个实时监控画面。

但化解顾虑,更重要的还是服务的提升和管理的细化。

“社会车辆没人阻拦,还有人引导停车!”“保安还会热情地指路。”面对群众的点赞,刘恒告诉记者,为了服务好上门群众,南溪区购买社会服务,细化管理“无墙政府”。不管是安保人员还是保洁人员,上岗前都经过严格培训,从服务流程到文明礼仪,都有具体标准,“围墙拆除7年来,办公区秩序井然,没有发生过一起因外来人员引起的安全事故。”

开放式办公 和群众关系更近了

对雅安市石棉县的机关工作人员来说,“无墙”办公时代来得更早。

2000年左右,石棉县就拆除了机关大院的围墙。2008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石棉县党政机关单位的集中办公区域有所调整,但“不设围墙”的惯例沿袭了下来,群众可自由出入。

石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社科联主席宋廷刚说,“拆围”的意义并不止于透绿。从硬件上来说,政府部门主动拆掉围墙,打通院里院外,为办事的民众开了“绿色通道”。从软件上来说,不设围墙也是“开门迎客”,欢迎百姓上门监督,欢迎百姓进门办事,潜移默化中温暖了群众的心,拉近了干群关系,“群众自由出入机关大院,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怎么样,民众一目了然,是压力,更是动力。”

“刚开始还担心,没了围墙会影响正常工作秩序。”当地一名公务员说,后来发现,围墙拆除后,上下班路上能听到不少基层声音,和群众关系更近了。采访中,记者还遇到了来县政府办事的市民熊洪章。在保安的指引下,熊洪章顺利找到了位于5楼的办事地点,“没有墙了,门好进了,事也好办了。”

编后

没有墙门好进事好办

□戚瑛

曾经,一说到机关大院,不少百姓都觉得十分“神秘”。近年来,我省多地机关大院“拆围透绿”,拆除围墙,将政府机关内的绿地资源实现全开放,让“养在深闺”的满园翠绿“透”出来,成为市民共享的“绿色福利”。

“无围”只是第一步,“治”也很重要。如果管理和服务跟不上,也会有违初衷。从各地“拆围”的成效来看,更重要的是没有墙了,门好进了,事也好办了。

与群众无距离,善谋事、能成事。拆除围墙后,群众更关心的是,政府机关的执政理念是否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办事是否更加快捷?

这,需要干部进一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群众办事更方便。

四川日报 记者 吴晓彤 黄大海 游飞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