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交付了 葡萄井凉糕又火了

2020-06-17 15:39:1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颜婧

——长宁“6·1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一年见闻

●受灾群众的新家从图纸逐步变成现实,截至目前,宜宾全市需要恢复重建的13689户因灾受损D级住房已全部开工,完工9184户

●宜宾市恢复重建的27所学校已全部开工,目前已有12所学校交付使用,剩余学校也在加紧施工中,6个医院重建项目全面开工

●文旅产业的升级让双河古镇在重建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凉糕一条街改造后,凉糕店还要再推出新口味的凉糕

□本报记者 王吉南

“拿出一间做书房,外面再建一个小花园,尽快装修好,争取年底住进去!”6月16日,宜宾市珙县巡场镇鞍子村灾后重建安置点,村民冯青艮在分到的新房前向记者说起自己的装修计划。当天,在珙县巡场镇鞍子村,珙泉镇鱼竹村、坝底村、三江村等安置点,灾后重建的新房交付到70户受灾群众手里,冯青艮是其中之一。

一年前的6月17日,一场6.0级地震让宜宾市长宁县、珙县等地遭受重创。一年来。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开展,曾经的伤痕被逐渐抹平,生活也有了新变化。

■政策安居 受灾群众住进新房

地震发生后,宜宾多地城乡居民住房受损严重,出现开裂、垮塌等情况,让受灾群众安居成为当务之急。宜宾出台过渡安置补贴、住房重建补贴、住房重建担保贷款等政策,受灾群众的新家从图纸逐步变成现实。宜宾市灾后重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宜宾全市需要恢复重建的13689户因灾受损D级住房已全部开工,完工9184户。

“确实比以前好多了。”珙县巡场镇鞍子村村民程杰感慨,原来的一层平房变成了青瓦白墙的二层小洋楼,不仅外观漂亮,面积也比之前大了不少。

和程杰一样,珙县珙泉镇鱼竹村村民赵正蓉在接过新房钥匙后十分开心。让她高兴的不仅是乔迁新居,还因为错落有致的川南特色民居新房里藏着“致富经”:鱼竹村聚居点房屋在设计时融入“青瓦出檐长、穿斗粉白墙、宅前敞院坝、四周立檐廊”的浓厚川南民居风格,为打造民宿、发展乡村旅游留足了空间。鱼竹村党支部副书记黄诚算了一笔账,村民新居里平均一户可腾出1-2间闲置房做民宿,这个资源一旦得到释放,平均每户一年收入可增加上万元。

■设施重建 学生即将搬进新教室

不只是住房,学校、医院、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也在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给灾区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6月16日,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双河中学博志楼里,返校不久的学生在紧张学习。因为震后仅有4栋教学楼可经维修加固后作为教学场所,教室里显得略微有些拥挤。但好消息是,一旁正在建设中的新校园框架已成,不久就能投入使用。

“预计会比原定工期提早,在7月底全面完工!”让学生在下学期用上宽敞明亮的新教室,双河中学校长冯国强信心十足,“竣工后学生们看到的将是一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学校。”

双河中学新校园的快速重建并非个例。据统计,宜宾全市恢复重建的27所学校已全部开工,目前已有12所学校交付使用,剩余学校也在加紧施工中。与此同时,6个医院重建项目已全面开工,长宁县桃坪乡卫生院已经完工。

■谋划升级 古镇文旅发展焕生机

恢复重建中也蕴含着转型升级的契机。位于震中的双河镇对文旅产业升级,让古镇在重建中焕发出新的生机。“4个红糖味!”“两个麻辣味!”6月15日,双河镇葡萄井旁,不断前来的客人让葡萄井凉糕店老板刘昌金忙得停不下手。曾因地震而干枯的千年古井葡萄井井水已重现从前的清冽,聚集在葡萄井旁的众多凉糕店也恢复了以往的热闹场面。

地震过后,葡萄井所在的凉糕一条街受到不小影响。随着恢复重建进程的深入,各家凉糕店生意渐渐有了起色,而给商户带来信心的,不仅是生意好转,还有去年12月开始的凉糕一条街风貌改造升级。“室内我装修好了,就等着外观统一改造完工,估计生意会比现在更红火。”凉糕店老板王淯泉对凉糕一条街的改造很是期待,他告诉记者,到时候还要再推出新口味的凉糕。

而距离凉糕一条街几百米处,在双河老街原址上规划重建的商业街区——古城文博综合体也在加紧建设中。双河镇镇长杨秋洪透露,这里将成为双河古镇的文化旅游中心。“重建馆、竹文化馆、竹食研发中心、凉糕非遗馆等最具双河旅游特色的文旅建筑群也已全面完成设计,通过重建升级,我们一定会把双河打造成一个交通便捷、旅游资源富集的文旅融合发展重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