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首城 茶和天下|一片茶香飘世界 宜宾如何做强百亿茶产业

2021-05-08 13:11:2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颜婧

四川在线消息(宜宾频道 曹洋)5月8日上午,第四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正式开幕。茶山上,来自全球的茶业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兴致勃勃查看茶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会场里,专家学者侃侃而谈,紧抓茶业发展趋势,把握茶业发展脉搏;长江边,茶馆里,不少群众沏上一壶宜宾早茶,享受着自己的“茶味”生活。

一场茶业盛会画卷在宜宾徐徐展开,而盛会的背后,是近年来宜宾茶产业发展谋与变。数据显示,2020年,宜宾干茶总产量达9.1万吨,茶业综合产值达245.8亿元,茶园面积、产量、综合产值均居全省前列,作为中国早茶之乡和川茶主要产区的宜宾,在川茶产业中的地位不可小觑。一片茶叶如何飘香世界?宜宾将如何做好四川千亿茶产业的“排头兵”?

做强品牌

发挥“早优双绝”优势

(资料图)

几天前,第10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开幕,揭晓了“四川十大名茶”榜单,来自宜宾的叙府牌叙府龙芽、川红牌红贵人红茶、早白尖牌早白尖绿茶榜上有名,从品牌的维度彰显出宜宾茶在川茶中的重要地位。

据悉,宜宾茶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和文化底蕴,是宜宾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常年在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即可开园采摘、批量上市,比省内其他茶区早7-15天,比国内其他茶区早30-45天,被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认定为早茶优势区。

宜宾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宜宾抓住茶品牌自身特色,大力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在品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中创新求变。目前,宜宾有茶叶公共区域品牌5个、地理证明商标4个;“宜宾早茶”曾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天府龙芽”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宜宾早茶”获评“中国茶叶优秀区域公共品牌”。

为做强茶叶品牌,打响“宜宾茶”知名度。宜宾先后举办了十四届宜宾早茶节和三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国际茶叶委员会分别授予宜宾为全球首个“世界著名茶乡”;“天府龙芽”为“世界名茶”“中国好茶”;“宜宾早茶”为“世界名优绿茶”;“川红工夫”为“世界名优红茶”。在各类节会活动中频频展示出优势,宜宾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快速攀升。

“早、优”品质特色也为宜宾茶进一步打开了国际市场,品牌效益成效初显。据川茶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川茶集团已先后在我国香港以及俄罗斯、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营销机构,拓展了蒙古、摩洛哥、格鲁吉亚等海外市场,并与斯里兰卡、俄罗斯、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踏上品牌国际化之旅。

科技加持

提高茶业发展动力

(资料图)

为了保证早茶采摘,宜宾还在采茶效率上做了探索。在高县,当地引进先进的采茶设备提高效率。高县农业农村局茶技站站长胥仕蓉介绍,去年,高县从日本引进了30台轻便式采茶机进行试点,比以前常规的采茶机轻了近四分之三,一个人便可灵活操作,现已在全县进行推广。“当地外出打工人员较多,以前,早春茶后的茶叶,也得靠人工采摘。轻便式采茶机引进后,20亩的春茶鲜叶,15天左右就能采完,比以往人工采摘效率提升了近10倍。”

在叙州区,今年3月亮相的首条山地轨道运输机让不少茶农眼前一亮,农用物资也坐上了“茶园轻轨”。叙州区农业农村局农机站站长杨溢说:“根据天宫山地貌特点和茶产业发展的需要,叙州区今年引进了第一条山地轨道运输车,它广泛适用于茶园、果园、桑园,具有省工、省时和降低作业风险的效果,也很大程度降低了劳动力投入成本。”

而在屏山县,岩门秀芽与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展开联合攻关,通过技术集成,岩门秀芽公司的春茶(绿茶)品质更佳,以前最多只能卖200元/斤,去年最高卖到了600多元/斤(批发价)。与此同时,通过炒青工艺与川红工夫工艺相结合,用夏秋茶原料开发出“屏山炒红”这一全新产品,去年少量试制推向市场,就迅速被抢购一空,并拿到了今年上千万元的订单。

为提升宜宾茶的科技水平,去年,宜宾专门设立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并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任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首任院长,同时,川茶集团成功创建为全国茶行业唯一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川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川茶产业商学院和“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四川省茶业科技创新领跑者。

在技术加持下,宜宾创新开发了优黑优红、冷泡茶、系列花香茶、生姜茶等养生茶,形成了“长江首城、六茶共舞”的发展局面。目前,宜宾拥有国家授权专利53项,省、市级科技成果26项,选育的4个新茶树品种已通过省级茶树新品种审定。

补齐短板

力争2025年综合产值达400亿元

(资料图)

5月7日—8日,在第四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期间,作为宜宾的老朋友,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表示,宜宾茶产品的创新让她印象深刻。“这次来我发现有很多新产品和新的企业都涌现出来了,宜宾茶产业的从业者们在创新和研发上一直没有停歇。”

创新是宜宾茶产业一直以来有力实践,也是下一步要着重优化的方向。上述负责人介绍,未来,宜宾将建优建强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强化茶产业一二三产互动融合发展指导;并依托中国茶叶研究所、四川茶科所、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四川茶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技术研究资源,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宜宾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正在举办的国际茶业年会,也是推动宜宾茶品牌建设的有效载体。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俊介绍,宜宾茶品牌市场影响力尚需大力提升,这也是整个川茶发展的短板。当地将以省级大区域品牌“天府龙芽”为统领、以“宜宾早茶”“川红工夫”公共品牌为重点,大力推进“公共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统筹组织参加国内外专业重要展会等茶事活动。

不仅如此,在抓好绿茶、红茶等传统茶产品的基础上,宜宾将积极创新研发茶饮(食)品、茶生物制药品和茶功能性衍生品,培育茶叶衍生产业集群,延长茶业产业链。

下一步,宜宾将紧扣四川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精制川茶产业战略部署,实施“稳面积、提质量、延链条、增效益”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力争到2025年,宜宾现代茶园基地稳定在130万亩,干茶年产量达13万吨,综合产值达400亿元,建成中国优质早茶强市、中国优质工夫红茶大市和四川省现代茶产业第一强市。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