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阳净 宜宾频道 曹洋)8月10日,宜宾市高县沙河镇荣礼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里,来参观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负责人骆邦萍正忙前忙后。在沙河镇,骆邦萍这个名字可谓是远近闻名,几年前,夫妻俩放弃成都的高薪回到家乡进行创业,如今,一个集葡萄采摘、观光旅游、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山庄已初具规模,并带动周边不少村民致富增收。
高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有10万名以上农民工外出务工,如何将外出的人力资源利用起来,发展县域经济?近年来,高县通过推进稳岗就业、鼓励创新创业、事业技能培训等大量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吸引了7000余农民工和企业家返乡就业创业,让“回乡雁”坐上了“幸福列车”。
出台保障政策 让返乡人群稳岗就业
“以往我在浙江北仑一家小服装厂打工,每年春去冬归,家里老人孩子都没照顾好。”说起以前在外漂泊的经历,高县罗场镇新荣村村民陈燕很感慨,去年春节,因为疫情原因,她没有再外出,后来镇村干部走上门来了解她打算,得知她想在当地找工作就业后,很快就帮她在红砖厂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家门口上班,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陈燕对如今的生活很知足。
在高县,类似陈燕这样返乡就业的农民工还有很多。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0年以来,高县严格落实《宜宾市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八条政策措施》,并结合县情在此基础上做了相应的“加法”,鼓励引导农民工就业创业,打好开发公益性岗位、组织线上线下招聘、点对点服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组合拳”,让数万返乡滞留农民工很快实现就近就业。
陈燕就是通过“点对点”服务方式实现就近就业。据了解,去年来,该县共规范开发公益性岗位2037个,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提供岗位8.41万余个。同时,落实援企稳岗工作和有序开展县内企业首次吸纳农民工就业补助工作,2020年,全县发放企业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失业保险稳岗扩岗返还补贴、暂时性困难企业稳岗返还资金600余万元,涉及企业94家、职工3700余人。
促进创业创新 回引人才建设家乡
有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的“撑腰”,让“回乡雁”们有了创业底气。
“去年,我从成都金苹果装修公司辞职回乡后,就一直着手筹划开办一家自己的装修公司,但苦于手头积蓄太少,资金缺口较大……”高县梵创设计装修公司负责人贾旭剑回忆当时的情景,此时政府贴息创业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几天时间他就获得了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据统计,2020年,该县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笔1319万元。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去年来,该县通过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完善政策、开展劳务品牌培训和返乡创业培训等措施,吸引了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全县返乡创业农民工达3846人,农民工创新创业项目突破200个。扶持返乡农民工创办注册登记企业476个,个体工商户2200户,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5户。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农民工科技创新。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育农民工科技型中小企业74家,农民工高新技术企业3家。
“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高县将以就业促进、返乡创业、技能提升促品牌创建、根治欠薪维权救助、关爱帮扶融入城市服务等“六大专项行动”为抓手,为农民工朋友服好务,不断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