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 促农增收①|宜宾高县庆岭镇:一台春酒连起一条文旅产业链

2021-11-17 17:44:2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颜婧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1年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其中,宜宾市高县庆岭镇、翠屏区牟坪镇龙兴村获评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筠连县巡司镇银星村、高县来复镇大屋村获评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至此,宜宾市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量已达10个,涉及茶叶、蚕桑、李子、柑橘、肉牛、水产等多个行业。

据悉,发展“一村一品”是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示范村镇如何发掘出乡村产业的功能价值?开发出了哪些特色产品?如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村、产镇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即日起,川报宜宾全媒体中心将推出“一村一品促农增收”系列报道,走进特色产业乡村,书写他们的致富故事。

四川在线消息(宜宾频道 曹洋 安素萱)从宜宾城区出发,沿宜庆路车行约30分钟便到达宜宾市高县庆岭镇,路口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写着“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请柬仿铜雕塑,不远处,川南请春酒文化广场、春酒客栈等特色民俗文化景点引来不少游人参观,古朴热烈的春酒习俗迎面而来。

“请春酒”不是简单的喝酒,更是当地一种文化现象,现在已成为高县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高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请春酒”这一特色文化习俗,庆岭镇已成功创建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带动周边就业三万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就业人数520余人,2020年当地主导产业综合总产值近1.6亿元。

春酒不是酒 

是一种文化现象

据了解,早在明末清初,“请春酒”就成为了川南百姓互相来往、交流感情、化解心结、增强融合的一项重要民间习俗,是川南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川南请春酒(民俗)被列为四川省非遗文化遗产。所谓的“请春酒”,其真正内涵是在春节品味美食要吃上三台,即一餐饭不能停接连吃三轮不同口味的菜品。

“春酒三台”,一台吃茶食:茶壶里泡上本地上好的绿茶,在茶盒里摆上由花生、芝麻、红薯、大米等各种材料制成的茶点;二台是喝酒:在桌上摆好本地自酿的醪糟酒,加上家里自制的腊味,香肠、猪肝、猪舌、猪耳朵等,还有油炸酥脆花生米,凉拌小菜;三台正餐则是当地最具特色的“九大碗”:头碗、红苕扣、盐菜扣、大菜、肘子,粉条炖鸡、冬笋炒肉丝、大肠炖萝卜、菱角菜炒肉片。大户人家还要制作锅灶一体的“土火锅”,更加热闹,让客人更加尽兴。

在高县庆岭镇,游客不仅可以现场体验“春酒三台”的别致,更能在当地一草一木中感受到春酒文化的内涵。庆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护和传承川南请春酒民俗文化,当地因地制宜打造春酒驿站、春酒请帖等6个网红打卡点,吸引广大游客纷纷来此拍照留念、旅游观光,并进行川南请春酒文化一条街、民俗体验园、民俗博物馆、体验民宿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川南请春酒民俗文化实景化,深度实现文旅融合。

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春酒文化衍生产业链

记者来到庆岭镇的春酒广场,餐桌、美食、春酒赋、酒壶、茶壶等仿铜雕塑,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请春酒习俗。距离春酒广场约100米,便是远近闻名的春酒特色农家乐——刘家大院。虽然只是个农家乐,但因为引入“请春酒”内涵,生意十分兴隆,就连非节假日都有十多桌客人。

60多岁的凤凰村村民谢世元自2017年开始就在刘家大院帮厨打杂。“每个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比不少城里餐馆的工资都高,家里种植的绿色蔬菜,还可以卖给农家乐。”说到现在的工作,谢世元十分满意。庆岭镇川南请春酒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刘洪斌告诉记者,现在刘家大院每个月能接待游客约1.5万人,稳定解决就业30余人,其中脱贫户20余人。

除了文化内涵的挖掘,为做精川南请春酒民俗文化产业链,当地还着力培养产业链条人才,让春酒文化在当地落地生根、代代相传。就在不久前,庆岭镇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请春酒”培训,邀请本土专业教师为有兴趣的群众举办免费培训,鼓励他们用自家农房发展民宿。截至目前,庆岭镇已有特色小民宿20余家,培训春酒文化“一条龙”服务人员1000余人。

上述负责人表示,依托“川南请春酒”为主导产业,庆岭镇已形成特色产业发展集群。附近新鲜的蔬菜、生态猪鸡、生态大米等传统农业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水果采摘园、蔬菜种植园、土鸡土鸭养殖园等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农户摇身一变成“老板”,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通过对春酒茶食的深度包装、销售,现在当地春酒民俗文化产品远销全国,仅电商销售收入超165余万元,去年庆岭镇文化旅游收入超过1100万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