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宜宾珙县洛亥镇:两个支点撬动偏远乡村经济发展

www.scol.com.cn  (2018-04-23 12:40:30)  来源:四川在线宜宾频道  
编辑:颜婧记者 曹洋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曹洋)暮春的天气已有些炎热,背靠青山的坝子里,宜宾珙县洛亥镇上榜村村支书唐守林正带着村民们清理废料、搬运木材、平整场地……几个月后,这里将建立起年出栏量4000头生猪的现代高效养殖场。

“这是村里自己的产业。”唐守林说,靠着这份产业,上榜村要带着村民们发展经济,形成产业链。2017年,洛亥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4192元,同比增长9.5%。作为一个离县城70余公里的偏远乡镇,如何立足自身的优势,实现村民增收?近年来,洛亥镇引导村民将传统种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因地制宜引进新品种,利用两个支点,撬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政府牵头 企业保底

抵御市场风险

2017年5月,温氏50万头生猪一体化建设项目落户珙县,将在全县范围内打造4个现代化高效种猪场以及500个家庭农场。借助这个契机,上榜村成立珙县赵榜专业合作社,欲建立一个年出栏4000头的高效养殖场,为温氏集团代养猪仔。

“代养猪仔,必须严格按照温氏的标准化流程。”唐守林介绍,建一个标准养殖场,投入就超百万元,这对村里来说压力不小。“专合社帮忙争取贷款,并进行土地流转、贫困户入股。”唐守林说,企业出技术并保底回收猪仔,专合社只需代养猪仔,大大因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唐守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出栏4000头猪,每头代养费160—200元,靠代养每年都能收入70万元,除去成本,村集体每年能收入30万元。

建立标准化、现代化的养殖场,这仅仅是上榜村发展绿色农业的开端。

“无门路、无资金、无技术、无胆量,自我发展能力弱,是村民要发展产业共同面临的障碍。”洛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勇刚介绍,为抵御市场风险,洛亥镇将传统养殖业转为规模化发展,借助多方力量,将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因地制宜引进新品种

经济发展再添动力

4月12日,洛亥镇三槽村,连片上千亩青脆李树已长到一米来高,树下,农民正忙着锄草。

三槽村村主任王叶平还记得,几年前他务工回乡看到的场景。“草都快把有的村民的房子遮住了。”按照既有经验,三槽村应引入企业或种植大户,带动村民发展产业。“企业讲效益,我们这儿没钱、没水、没地、也没人,哪个企业肯来?”

通过到贵州等地考察,三槽村决定将蜂糖李、茵红李作为长效发展产业。“果蔬产值比粮食作物高得多,在贵州,一斤蜂糖李的批发价都达到一二十元。”王叶平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槽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种植李树。“专合社负责给村民们解决技术和销售等方面的难题。”王叶平介绍,一亩李子保守估计能产700斤,按照10元一斤计算,专合社现在500亩李子一年的收入都是300多万元。

目前,三槽村超过半数的村民种起了李树,种植规模超过了一千亩,这个从外面带回来的产业,在村里落地生根了。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