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冬季蔬菜收获旺季,长宁县老翁镇盐井村的150余亩西葫芦喜获丰收,新鲜上市,不仅为冬季市场增添了一抹翠绿,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近日,在盐井村西葫芦种植基地内,大片的西葫芦藤蔓上挂满了鲜嫩的果实,长势十分喜人。田间地头,村民们穿梭忙碌,熟练地进行采摘、搬运、打包和称重工作,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当前西葫芦的市场价格较为稳定,每斤在1.1元至1.2元之间,按照每亩预计产量6000斤、每斤1元计算,每亩地的收入可达6000元。”长宁县益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端容表示,目前基地每天的采收量约为4000斤,产品一半供应给各学校的营养餐和大型企业食堂,以保障集体用餐需求;另一半则运往重庆的各大超市,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
据了解,西葫芦具有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等特点,成熟后每天均可采摘一次,采摘期可持续2至3个月。今年,长宁县益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所带来的良好生产条件,在老翁镇盐井村流转了150亩土地,发展粮菜轮作产业模式。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合作社的综合效益,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近就业机会,拓宽了他们的增收渠道。
“在采收期,我们每天平均需要20多名工人,而在移栽期,用工量则更多,达到110至120人。”邓端容说,这都得益于完善的农田基础设施,特别是良好的供排水系统,土地流转租金相对合理,每亩为450元,租金一年支付一次,直接交付给村委会。
盐井村西葫芦种植基地的丰收,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冬日餐桌,也为当地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老翁镇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引进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等方式,打通产销对堵点,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建立规模化高效农业种植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宋成均 张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