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 (2011-06-01)·宜宾:南溪县靠山靠水搞养畜 退耕还林得收入
  •     “退耕后我们这里空气好多了,以前我们靠天吃饭,现在我们不出门,靠山、水搞林下种草养畜和开农家乐每年都能给我们带来上万的收入”,宜宾南溪县石鼓乡新兴村一社舒海清是2003年的退耕农户,他深有感触地说。
  • (2011-05-31)·高县:蕉村镇抗旱工作好不好 人大代表细细看
  •     5月30日上午,宜宾高县蕉村镇人大主席团组织40余名县、镇人大代表针对抗旱工作开展专题视察活动,视察组一行深入到吉新村山背后组、杉树湾组,万古村坡上组、大坪组、黄桷包组等田间地头
  • (2011-05-25)·宜宾珙泉多措并举狠抓文明创建 促开文明之花
  •     今年,宜宾珙县珙泉镇镇党委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大文明创建工作力度,努力提升集镇品味和档次,不断探索和建立文明创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2011-05-22)·宜宾县“三结合” 为春耕生产送去“及时雨”
  •     “感谢,感谢各级领导!”5月20日,在宜宾县安边镇黄江林村三结合帮扶活动现场,领到帮扶物资的村民邓富琼不停地向前来开展帮扶活动的县、镇部门人员表示谢意。
  • (2011-05-20)·宜宾县种田“明星”王前树 土法贮粮不用晾晒
  •     宜宾县普安乡凉井村村民王前树,流转土地40余亩种植不嫌累,年生产粮食40000余斤,收入5万余元,还利用空余时间帮助周边的老百姓种田,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田“明星”。
  • (2011-05-06)·长宁三元枇杷 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     绵绵初夏,幸福成海。小雨刚过,天空碧蓝,阳光柔软,白云浮动,空气怡人。在这样的日子置身于满山的果实累累的枇杷林,枇杷品尝后,在附近的农家乐喝地道的嫩茶,吃带有地方特色的农家菜。谁说还不幸福呢?
  • (2011-05-04)·宜宾高县:“五一”献礼 资源大道硬化通车了
  •     “下午就要通车了!”“今年这个五一节好巴适哟,亲戚朋友都说要来耍”,近日,高县蕉村镇裕丰村村民们奔走相告,一时间,该村村委会办公大楼前挤满了群众,院坝前的十字路口上摆起了长长的鞭炮
  • (2011-04-12)·兴文机械化插秧省时又省力
  •     “你看嘛,以前一块田两个人要一天时间才干的完,现在有了这个机器,2个小时就整完了,省时省力还省钱。”4月12日,在兴文县共乐镇新型农业机械化插秧操作推广现场,几位正在田里劳作的农户一手扶着新型农业机械一边笑着说。
  • (2011-03-27)·村官基地首批蔬菜喜获丰收
  •     近日,笔者在屏山县鸭池乡屏宜村,不少人到大学生村官云梅的大棚蔬基地“取经”。据了解,这是该乡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成功种植出第一批反季节蔬菜。
  • (2010-11-26)·珙县人工增殖放流鱼种15000尾
  •     近日,珙县水务局、洛亥镇政府、钓鱼协会成员以及当地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在洛亥河孔花电站等三个点上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当15000多尾优质鱼种被投放进清洌的河里时,前来观看的群众和放流人员为之欢呼。
  • (2010-11-26)·底洞镇岩桂香富林农
  •     “今年的岩桂叶一斤能卖5角2分钱,光是卖岩桂叶这一项我家就收入一万多元,”近日,珙县底洞镇普新村二社退耕还林大户孙希任细算今年变卖岩桂叶的收入时高兴的说到。
  • (2010-11-23)·高县蕉村镇建全县规模最大养殖场
  •     据了解,曹老板计划总投资120万元建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目前一期占地3亩,硬件投入30多万元,购猪种约需20万元,二期占地5亩,青饲基地20亩,投入60万元,还计划买一台车方便运输。
  • (2010-11-22)·筠连县巡司镇茶叶冬季管理掀高潮
  •     巡司镇党委、政府结合万亩无公害茶园建设实际,为确保来年茶农取得好收成,在冬季来临前,狠抓茶园冬季管理,在全镇掀起了茶叶冬管的高潮。
  • (2010-11-18)·筠连有“技术”保障冬季栽桑忙
  •     11月17日,筠连县沐爱镇金鱼村4社,100余位村民正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忙着用石灰放线、打窝或者散放桑苗……
  • (2010-11-17)·拓展规模再创新高 孝儿镇中安村大力发展蚕业
  •     孝儿镇中安村位于镇域南部,紧靠孝儿场镇,下辖9个农业社,全村农户517户,人口2066人,耕地总面积1723亩,丘陵地貌特征明显,邻近场镇的一个社农户以经商务工收入为主,其余农业社以种、养植(殖)为主,经济发展处于全镇中上水平,2009年实现人均纯收入6208元。
  • (2010-11-17)·珙县底洞镇建设蚕业产业路打造特色经济带
  •     “这条路建成后,将直接连通白井村到楠桥村,下一步还将建设楠桥村到芭蕉村公路,以利于打造5000亩蚕桑特色产业经济观光带”。在珙县底洞镇白井村4社,笔者看到,群众正在忙碌的建设公路,分管领导给笔者介绍。
  • (2010-11-15)·莲花村4社养蚕专业户罗家聪 苦干实干再创新高
  •     美丽富饶的南广河畔,莲花四社三溪桥边,四周绿树翠竹环抱中有一座四合院,其中一家的主人名叫罗家聪,现年46岁,家庭人口七人,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小儿子在外读大学,在家就只有罗家聪和他爱人带着4岁大的孙子,一家人团结和睦,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十分富裕。
  • (2010-11-15)·珙县底洞林业站六措施抓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作
  •     珙县底洞林业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措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真正达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要求,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确保实现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和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的目标。
  • (2010-11-10)·筠连:200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山村
  •     11月10日,筠连县腾达镇冒水村里机器轰鸣、铁锹声声,二十多个村民不断挥动手中的铁锹、锄头在一台挖掘机后铲土、填平,而带着一朵大红花的挖掘机挥舞着它有力的“爪子”在前面为各位干活儿的村民开道。
  • (2010-11-10)·筠连县:专项抽检农资市场保秋种
  •     为切实保障秋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筠连县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建立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切实开展了“红盾护农保秋种”专项整治行动。
  • (2010-11-10)·“养蚕状元”年挣70000元
  •     农户一年栽桑养蚕单项收入近7万元,这不是神话,这是珙县沐滩乡“养蚕状元”熊兴信亲身获得的巨大成功。
  • (2010-11-10)·李庄农民尝到高粱的甜味
  •     11月2日,记者到翠屏区李庄镇高桥村采访,一组村民姜德均指着正返红的高粱穗告诉记者,镇政府引导他们种植的酿酒高粱,实实在在地让种植户增加了收入。
  • (2010-11-10)·高县:又是一年栽茶时,干部群众尽忙碌
  •     据了解,该镇于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十大绿茶名镇”,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产业,该镇年初就决定在现有优质茶园面积6000亩的基础上,再新栽2000亩。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