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向“新”、发展提“质”,看长江首城如何澎湃动能

2025-05-16 13:03:45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眉灵

宜宾观察 曹洋

5月9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在成都举行,宜宾作为动力电池产业链主承载地进行产业投资推介;5月底,宜宾英发德睿年产16GW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将迎来首片BC电池下线,是西部首家量产BC电池的企业;4月9日,2025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签约8个储能产业合作项目,签约总金额28.7亿元;3月25日,宜宾今年首场省外投资推介会走进上海,现场签约130个项目……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向“新”、发展提“质”,宜宾动作频频。近年来,宜宾抢抓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见效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以产业生态理念,推动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快速积聚成势,分别朝着千亿级目标迈进。

长江首城宜宾,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新”生时代。

形成新气象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智能化、现代化

春末夏初,走进南溪酒业酿酒车间,宽敞明亮的空间里机器有序运转,酿酒工人寥寥无几。起糟、加料、接料、摊凉、上甑、黄水抽吸……这些复杂的酿酒工序,如今都可以在中控系统上“一键搞定”。

“传统生产1万吨酒,需要约700位酿酒工人,而这里只需要100人左右。”南溪酒业总经理汪大洲介绍,在传承五粮浓香核心工艺的基础上,南溪酒业持续创新生产场景和模式。这是宜宾白酒产业智能化酿造的一个缩影。

南溪酒业酿造车间

宜宾有着“中国五粮浓香白酒核心产区”“中国白酒之都”“世界十大烈酒产区”等美誉,白酒产业底蕴深厚,有着4000多年的酿造史。目前,宜宾已形成以五粮液为龙头,51户规上白酒企业、300余户中小酿酒企业、130余户产业链配套企业组成的千亿产业集群,2024年白酒产业营收超2000亿元,是我国首个规上酒企年营收超2000亿元的产区。

为适应市场变化,宜宾酒企积极创新。宜宾竹海酒业副总经理宋承城通过短视频讲述酒厂日常,吸引年轻消费者;高洲酒业推出28度新品白酒,将目标客群锁定在35岁以下的青年群体。同时,宜宾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推动白酒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积极抢占优质白酒产能制高点。

智能化、现代化的浪潮不仅席卷白酒产业。宜宾天原作为一家创办于1944年的老牌企业,从2023年起布局锂电行业,通过智改数转提高生产效率,改良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实现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老树发新芽。

从传统酿造到现代工业,智能化、现代化成为宜宾传统产业转型的主旋律,助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发力新赛道

新兴产业崛起逐步形成产业生态圈

4月25日,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发德耀”)三期项目现场一片繁忙,16吉瓦的BC电池项目正热火朝天施工中,预计今年5月四川首片BC电池将在这里下线。

“BC电池兼具26%以上量产效率、高功率密度和弱光响应优势,为降本增效带来新突破。”英发德耀董事长张敏说,企业坚持“量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技术战略,从PERC到TOPCon,再到当前重点推进的BC技术和储备的钙钛矿叠层,不断实现电池技术跨越。

永争上游,宜宾光伏企业在不断创新。近期,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量产效率与可靠性方面持续突破,成为行业首家独立开发并量产导入PE路线双隧穿工艺、行业首家独立研究并运用到量产的紫外灯提效工艺的企业。“目前,和光同程TOPCon电池转换效率已突破27.05%,跻身行业TOPCon电池技术第一梯队。”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英发德耀(宜宾)生产基地一厂房内

产业集聚效应显著,2024年英发德耀N型TOPCon电池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三,四川高景连续两年产值破百亿,隆基绿能等行业龙头相继落户。宜宾晶硅光伏产业在全省一枝独秀,2024年产值近300亿元,增长32.3%。

动力电池产业同样捷报频传。日前,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申报的“四川省锂电关键材料及电池系统应用中试研发平台”正式列入四川省第二批中试研发平台建设名单,填补了宜宾在省级中试研发平台领域的空白。

“这是宜宾首个省级中试研发平台,不仅填补空白,更能无缝衔接创新链与产业链,促进科技成果通过工艺适配、试验验证等方式实现产品化、商品化。”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戴锋表示。

宜宾三江新区天原锂电新材有限公司生产基地

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6月以来,宜宾聚焦引链主、抓场景、强政策、优服务,实现新型储能产业破局起步,动力电池产能从零跃升至180GWh,产值突破千亿元,供应链川渝配套率超50%,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之一。

从动力电池到晶硅光伏,宜宾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产业生态圈逐步形成,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推动宜宾在新兴产业赛道上加速前行。

布局新未来

培育新优势蓄力未来产业新高地

来到宜宾高铁南片区的新经济科创产业基地,伽睿智能科技等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汇聚于此。在这里,由京东方艺云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川南首座全场景数字艺术馆,为公众带来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

作为全国数字百强市、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更多数字场景正在宜宾不断“上新”。

就在几天前,宜宾首个智算中心项目正式点亮运行,首期建设规模不低于1000P算力,投资额不低于2亿元。

宜宾首个智算中心点亮仪式

今年1月,宜宾发布数字经济领域40个场景需求,涵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4大领域,总投资约42.9亿元。同时,宜宾还在创新平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示范打造等方面备好政策大礼包,设立了2.8亿元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池。

宜宾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宜宾高效运行新经济科创产业基地等专业楼宇,字节跳动、网易有道等150多家软件企业竞相入驻,软件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从3000余人扩大到1.1万余人,规上企业从8户增加到48户,营收规模从1.2亿元提升到29亿元。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超600亿元。

宜宾三江新区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中孙玉坤正在和同事一起进行电池检测实验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也是宜宾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去年11月,宜宾提出在未来五年内,将与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将宜宾凯翼汽车打造为产业链高度聚集、生态链高度完善、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千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2024年,宜宾成功入选四川省智能网联汽车方向、固态电池方向产业新赛道培育名单,被省政府确定为“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主要承载地”。在这一机遇下,宜宾制定了《宜宾市前瞻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行动计划》,在产业集聚、创新能力、示范应用、场景支撑、生态构建等方面全面着力,持续壮大宜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宜宾科创城

“在产业集聚方面,我们着力于做强凯翼汽车,建圈强链构建汽车产业生态圈。目前,依托凯翼、宜瑞等整车链主企业,已落地零部件企业21家,培育规上企业8家。”三江新区(临港经开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创新能力方面,宜宾已经形成了以大学城、科创城为引领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生态圈。截至目前,已落地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西部智联等知名科研创新机构。其中,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团队已申请相关专利30余项,多项关键技术已实现样品试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