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通电话“抢”工期 川南首个植物工厂冲刺交付|年中走访·拼在三江⑦

2025-07-08 17:23:12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眉灵

宜宾观察 罗顺 曹洋

“棚架有一批物流两天没动了吗?我马上去催。”“正在加快赶工期,肯定不会耽搁时间。”“图纸和实际不一样吗?我马上和设计方联系对接一下。”……7月7日清晨六点多,刚到项目现场,宜宾三江新区田园工坊项目的承建方负责人张伟的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厂家、班组、设计方、业主方的电话信息让他应接不暇。“每天至少七八十个电话,都和‘催工’息息相关。”

俯瞰宜宾三江新区田园工坊项目

项目现场,一座现代化的玻璃温室已进入施工收尾阶段,20多名工人正抢抓清晨的凉爽时段,紧锣密鼓地进行棚架、轨道等设备设施的安装。

从去年8月项目开工至今,张伟一直就“泡”在工地上。“虽然现在项目主体已经完成,部分设备也在安装中,但距离8月底交付的目标工期仍然很紧。”他说,“每个环节都很关心项目的进展。”

宜宾三江新区田园工坊项目工人正在施工

抢抓工期,项目有自己的“打法”。“从上个月起我们就和安徽、江浙一带的原料供应商对接让工厂加班把设备设施赶制出来。”张伟介绍,现场还实行交叉作业节省工期。“应对炎热天气,我们鼓励工人‘抢早抢晚’,早上六点开始上班,下午根据天气情况调整上班时间,晚上九点下班,错开高温时段。”

田园工坊项目总建筑面积超1万平,投资4000余万元,正打造川南优质农事中心,建设包括瓜果满园区、垂直农业中试区、育苗工厂、盆栽展示、立体农业番茄种植区、仓储分拣等区域,其中面积超1000平方米的川南首个垂直农业中试区颇有看点。

“这里将安装8层种植架。”宜宾三江集团下属子公司宜宾三江汇元禾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涂发涛介绍,“一平方米的土地,在这里可以产生8倍产值。”

宜宾三江新区田园工坊项目玻璃温室

为何能如何高效?垂直农业也被称作植物工厂,通过技术手段,对植物生产所需的温、光、水、气、肥等进行调控,在工厂里模拟出适宜不同植物生产的环境,“这里没有泥土,也无需看天吃饭,但能全年收获新鲜蔬果。”涂发涛举例说,以生菜种植为例,在这样的环境下,30来天就能长一茬,实现完全无农药、无重金属残留,而且品质更稳定。

“‘植物工厂’不会完全替代传统农业,但能成为重要补充。”他说,这也是一个天然的研学场所,在这里,学生可以实地感受未来农业的模样。

离田园工坊不远处,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研学营地——三江·未来农业示范园正在升级改造。

三江牧歌阳光农场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发展主题文化游和深度研学游、科普游”。

“把研学资源串珠成链,我们正打造劳动实践、爱国教育、传统文化、国情教育、自然科普和心理疗愈六大主体课程。”三江·未来农业示范园运营方宜宾牧歌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永娜介绍,研学基地占地3000亩,学生可以在这里开展文化体验类研学、自然探索类研学、科技创新类研学、知识拓展类研学、社会实践类研学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