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村BA引客近3万 赛场点燃消费热潮

2025-07-18 11:48:18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眉灵

宜宾观察 曹洋 图片/罗顺

7月17日晚八点,宜宾市珙县巡场镇三合村篮球场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加油!雄起!”观众的呐喊助威声混杂着小吃摊飘来的阵阵香味,将四川省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总决赛(以下简称“村BA”)的气氛推至沸点。

在这个赛场,球队名称是“萝卜”“红苕”“茶叶”“血橙”,参赛队员没有职业明星,球员们大多来自田间地头篮球,展示代表的是地方特色;在这里篮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村民繁忙劳作之余的“生活调剂品”,成为撬动经济发展、展现和美乡村活力的有力支撑。

据统计,在村BA赛事举办期间,珙县全县累计接待游客达2.8万人次,通过发放专属消费券,带动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400万元,相当于珙县上半年旅游综合收入总和。

将赛事流量变成经济增量,珙县做对了什么?

以赛事为桥梁

经济延伸更广更深

“我的腊味产品出展3天,销售额达20余万元。”7月13日一早,珙县绿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定才一大早便去村BA现场整理自家的摊位,这场村BA让他不仅现场卖出产品,还收获不少预定订单。

像何定才一样的商户,围绕三合村球场,已然形成一个临时而热闹的“村BA经济圈”。场内场外,最显眼的莫过于各式各样的地摊。

每当夜幕降临,“巡场烧烤”摊前就排起了队,不少球员打完球蹲路边吃烧烤,“可以多撒点折耳根不?”“我们没进去,但是在外面一边听着球场的呐喊,一边品尝烧烤,感觉很有氛围。”巡场镇居民李华带着家人现场感受村BA的热情。

全省农特产品在这里也开起了“大会”。“没花一分钱,多亏‘村BA’为我们搭建的平台。”仁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李立仁表示,“这次我们带来了红薯粉、芝麻糕等产品,免费请大家品尝,希望借此机会获得更多的关注。”乐山马边球员打完球直接带货,“我家竹林养的跑山猪,扫码下单送麻辣兔头!”

作为赛事主战场的巡场镇三合村,仅赛事本身,日均就吸引观赛客流超1.2万人次。巨大的人流,直接惠及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这几天珙县的大小餐饮和酒店入住率在基本爆满。”珙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康康介绍。

“我们坚持社会化办会,整个赛事的支出基本由赞助商全覆盖,政府只负责搭台。”珙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上年相比,珙县在涵盖村BA在内的主要节假日期间,游客数量同比增长约36%。“下一步我们还将计划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让消费热起来,市场兴起来。”

为家乡代言

赛场内外“农趣”满

7月11日下午,刚在乡镇参加完灾后清淤和排危工作的黄正达急忙赶到县城和队友们会合,为晚上即将进行的首场比赛进行热身。

今年27岁的黄正达刚考上珙县上罗镇星光村党支部后备干部,此前在当地温氏集团猪场担任管理员。“从小在‘篮球之乡’珙县长大,这里氛围热烈,小时候我就喜欢和朋友们在村里打球,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把篮球的爱好带着走。”

和黄正达一样放下“农活”来参赛的,还有本次20支市州代表的参赛队员。川观新闻梳理发现,球员们有种粮能手、养殖大户,也有建筑工人、返乡创业青年、小贩摊主,在村BA的舞台,他们成为万众瞩目的“乡村球星”。“平时扛锄头的手,现在也能运球投篮,这就是现在咱们农村的精神气。”黄正达笑着说。

看台一旁,琳琅满目的奖品堆的满满当当。与常见的奖杯、奖金不同,此次运动会的奖品清单格外“接地气”——茶叶、蚕丝被、白酒、腌腊制品礼包、蜡染摆件、麦秆画摆件。“主打一个对当地的品推。”康康说,“奖品都来自当地,是最淳朴的奖励,也希望能让大家更关注本土产业。”

赛场周边,52个特色展位集中展示苗族蜡染、鹿鸣茶、竹编等数百种非遗物品和农特产品。“从成都平原到长江之滨,大部分地方的特色产品你都在这里能看到。”康康介绍。

不仅是奖品,本届村BA的场馆设置也别具一格。康康介绍,活动主赛场设在巡场镇三合村,“主赛场是一个露天的篮球场,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让球员们在青山绿水间体验体育竞技的魅力。”分赛场设在三合村古榕篮球场、中坝村体育馆、玉和苗族乡七彩篮球场。“其中有两个都在室外,具有当地的苗族特色。”

村村都有篮球场地,这在珙县并不稀奇,篮球运动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就在本月21日,上罗镇将举行为期7天的夏季篮球联赛;洛亥镇每年都将篮球比赛作为群众重要的文化活动;巡场镇街头巷尾的篮球场馆常常座无虚席……

据悉,珙县全县目前共有30余支篮球俱乐部,超4万余名爱好者常年参与,近年来承办中国篮球公开赛、中国女篮珙县公开赛等中省市项目近30次。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