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茵红李销路,宜宾屏山有何新招?

2025-07-31 17:13:22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眉灵

宜宾观察 张梦露 陈治吏

“这是屏山茵红李,皮薄肉脆、甜度高!”7月30日,宜宾市屏山县锦屏镇青年村分拣中心,两名网络达人正对着镜头热情推介面前成筐的茵红李,直播间弹幕如潮,互动不断。

“直播带货让销路更广了,一晚上就能卖出1万多件产品。”分拣中心负责人蒋成会介绍,自7月7日起,订单爆满,中心日均分拣茵红李2万~5万斤,目前已发出150万斤到全国各地,预计全年将突破200万斤,“现在每天直播都要限单,怕供不应求。”

屏山县是四川省茵红李主产区,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约8万吨,年综合产值约7亿元。茵红李产业是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在果农年收入中占比超过60%。2024年,茵红李产量达14余万吨,产值突破9.2亿元。

今年,屏山县创新营销方式,不仅邀请几十名网络达人实地直播,持续拓展市场,还通过制作短视频多维度展示产品特色,实现精准引流,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

与此同时,在分拣中心另一边,一筐筐刚从基地运来的茵红李,经过智能分拣机的精准筛选,仅用20秒就完成分级包装。“这个设备是去年9月采购的,每小时可以分拣6000到1万斤李子。”蒋成会说,这让分拣效率大幅度提高,能及时将源源不断的订单发送出去。

据悉,今年受倒春寒影响,屏山茵红李产量减少10%,成熟期推迟了半个多月,但产值却不降反升。这是为何?“这主要由于品质提升和营销创新。”屏山县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发展股负责人李汨霖介绍,为应对气候变化,农技专家提前指导果农疏果、合理使用生态肥,让今年良果率显著提高,果子更大更甜,更受市场欢迎。“尽管市场均价与去年持平,但去年李子多以每斤3元多的价格出售,而今年普遍能卖到4元以上。”

除了提质增效,当地还不断引进新品种。“尝尝这个新品种,非常甜。”说着,李汨霖轻轻掰开一个李子,果肉饱满多汁,“这是蜜饯李,不仅糖分高、果皮薄、水分还更足。”他透露,通过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屏山引进了玫瑰李、西瓜李、杏李等多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更长远的是,屏山已开始布局深加工产业链。“我们正在试验李子果脯、果酒等产品。”屏山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顾问王金良透露,下一步还将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产品附加值,让茵红李从时令鲜果变成四季可售的商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