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20%,宜宾上半年经济数据“绿意”十足|关注宜宾半年报·透过数据看韧性③

2025-08-06 16:22:33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眉灵

川观新闻记者 王培哲

8月4日晚,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达到7356万千瓦,今年第3次创下历史新高。

8月5日中午,位于宜宾市叙州区的大唐四川电化学储能电站内,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对冷却系统、电池舱等重要设备开展巡检。今年7月,这里的储能设备利用效率达到85%左右,完成56次充放电循环,有力保障了迎峰度夏电力稳定供应。

和天气一样火热的,是近期出炉的宜宾新能源产业半年报。储能产业一马当先,产值同比增长1120%;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增长51.6%;动力电池和晶硅光伏两大板块稳步提升,分别增长15.6%。

“绿意”十足的数据背后,是宜宾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迅猛势头。一方面,企业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越来越多企业调整扩张策略,占领海外市场。

苦练内功:

本地配套率不断提升,储能龙头即将上马高速生产线

距离大唐四川电化学储能电站不远的中车时代储能基地内,二期项目已进入冲刺竣工的关键阶段,该项目拟于今年第三季度投产,届时宜宾中车时代储能基地产能规模可达12吉瓦时,将成为中车株洲所在国内最大的储能系统集成生产基地,满产后预计年产值达50亿元。

国内一线储能产业龙头为何选择在宜宾扩产?宜宾中车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综合市场部商务经理杨锐解释,有内外两方面原因。

大唐四川位于宜宾市叙州区的储能电站。 罗顺 摄

对内,此次宜宾中车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扩建的二期项目正是为了储存电芯原料,为即将扩建的两条高速生产线做好准备;对外,随着储能产业园的配套逐渐完善,上下游企业聚集,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扩大生产将保持竞争优势。

应对竞争更加激烈的光伏市场,宜宾光伏企业从技术改进入手,创造了行业盈利领先的成绩。

前不久,和光同程光伏科技(宜宾)有限公司与西南石油大学联合开展的《耐紫外辐照的高效、低成本钝化接触太阳电池》研发项目,目前已推广至全行业量产应用阶段。

“项目将TOPCon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升0.1%,在高度同质化的光伏市场上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宜宾)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馨颜说,技术创新助推公司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达120%以上,在当前行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公司已连续7个月实现现金盈利。

位于宜宾高新区的光伏电池生产基地。 罗顺 摄

宜宾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储能产业,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也在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其中,满足接下来一段时间市场需求的四川时代8期、9期项目预计在2025年内投产,瞄准未来技术赛道的宜宾固态电池创新产业园正在加快推进,(半)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规模化生产能力正在加快形成。

拓展市场:

宜宾造新能源汽车不断调整海外市场

8月5日,位于宜宾三江新区的凯翼汽车总装车间,一辆辆新车从这里下线出海,远销36个国家和地区,比去年同期增加9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凯翼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从去年同期的319万元迅猛增长至4040万元。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何以畅销海外?首先与宜宾主动引入国内一线汽车厂商的支持有关。

宜宾凯翼汽车生产车间。 罗顺 摄

今年以来,凯翼汽车和奇瑞集团全面深化合作,加快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转型,通过导入合作车型、改款凯翼自有车型、推动凯翼车型换标三个途径,整车规模快速壮大。上半年凯翼汽车产销分别实现5.99万辆、5.7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9%、272%,实现产值36.26亿元,同比增长209%。

此外,宜宾正在通过提升本地配套率等方式,加快塑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

四川时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罗顺 摄

宜宾市经合新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随着汽车产业链和空间布局不断完善,宜宾已形成以三江新区为核心承载区,高铁南片区、南溪区为本地配套区,其他县(区)按照特色园区布局特殊工艺零部件品类的“1+2+N”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空间布局,“宜宾造”汽车的本地配套率正在逐步提升。

“下一步,宜宾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和科技创新团队开展技术合作,围绕聚焦整车项目、电驱动系统、车规级芯片、智能座舱等方面,提升产品科技竞争力,打造西南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上述负责人表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