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田珊 马宁
9月24日,2025“两岸情·李庄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在宜宾李庄拉开帷幕,海峡两岸文化、经贸、学术、青年等各界代表330余人齐聚李庄,共促两岸及川台两地交流融合。
2025“两岸情·李庄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 罗顺 摄
自2015年起,宜宾已先后举办七届“两岸情·李庄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李庄成功创建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为吸引台湾同胞走进宜宾、认识四川、了解大陆的新窗口。
当海峡两岸的嘉宾共同按下启动键,这场“十年之约”,再次唤起两岸同胞共同的抗战历史记忆。
寻忆
在烽火文脉中锚定共同历史坐标
85年前,李庄以“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电文,接纳了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等十余所学术机构,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等学者在此“以茅舍为讲堂,以油灯为灯火”,让中华文化火种在战火中绵延。
这份坚守穿越时空、泽被后世。
李庄夜景。 罗顺 摄
2025年“两岸情·李庄行”活动现场,马英九文教基金会“大九学堂”的“00后”台湾学生代表在同济大学办学旧址的“若同济英常在,如李庄国不亡”的题字砖石前驻足良久。“头可断,学术不能断;家可破,国不能倒”,来自台北的志彦凝视着展柜中泛黄的文物感慨万千,直言和平年代更应传承这份治学初心与爱国情怀。“80后”台湾自媒体人李易修谈及李庄之行几度动容:“李庄是抗战文化精神的生动展台,傅斯年、梁思成等先辈的坚守,让我真切体会到全民族抗战的不屈力量。”
8公里外的栗峰山庄史语所旧址内,一家四代传承殷墟考古精神的张四平父子,带着1928年的殷墟考古老照片从河南安阳奔赴千里而来,与董作宾、李济、梁思永后人在李庄完成了一场跨越百年的合影。从安阳殷墟到李庄的小院,学术火种代代相传,如今更成为联结两岸的文化纽带。从甲骨文研究到建筑传承,他们在李庄时的学术成果至今仍滋养着中华文明探源与国家建设。
“若同济英常在,如李庄国不亡”的照壁题字前,台湾孙文学校南部学院院长汪明生驻足良久:“李庄的选择,是中华民族危难时刻的文化担当,这份记忆两岸同胞都该铭记。”李庄的青石板路上,跨越海峡的对话仍在继续。
融心
在文化共鸣中搭建精神桥梁
当两幅20米长的巨幅画作——《江山万里图》与《台湾胜览图》在活动开幕仪式上首尾相连之时,长江的浩荡与台湾的灵秀在笔墨间交融,成为“两岸一家亲”的生动写照。
“这幅《万里长江第一城》,我每天站立创作14个小时,就是想把宜宾的山水与文脉都装进画里。”9月24日上午,大陆首个巫登益美术馆(四川馆)在历史文化名镇——李庄古镇正式开馆。站在美术馆内长20米、宽2米的巨幅画作《万里长江第一城》面前,台湾彩墨艺术家巫登益娓娓讲述了这幅画作背后的故事,“中华文化是几千年的文化,我们要把它传承好。把美术馆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这是我一直尽心尽力在做的事。”
巫登益美术馆(四川馆)揭牌仪式现场。
文化是两岸最深层的联结。本次活动中,“峥嵘岁月丹青鉴古今”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暨第37届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展、长江首城——(首届)海峡两岸艺术嘉年华活动等活动相继举行,文化共鸣搭建起了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桥梁。正如民革四川省中山书画院院长高裕师所言:“艺术的共通性能加深台湾同胞和大陆的感情,其中,书画交流是情感联结的重要纽带。”
当然,不止书画,哪吒文化也是本次交流活动的亮点。
两岸非遗文化集市在宜宾李庄开市。
开幕式上台湾青年街舞团队一支具有哪吒元素的舞蹈让全场沸腾,在“宜脉相承·同心共融”哪吒文化交流会上,两岸学者也围绕哪吒文化的历史渊源、当代传承与创新路径展开深度交流。台湾中华两岸宫庙文化促进会会长刘仲宇提出选拔两岸宫庙的青年传承人、民俗表演者,开展“一对一结对”培养的构想,希望让台湾青年学习大陆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大陆青年借鉴台湾“电音三太子”的创新思路与文创开发模式。
宜宾市哪吒行宫总干事黄运松也表示,哪吒主题文旅融合契合年轻人的喜好。未来,宜宾将推进“哪吒故里”项目,规划大溪口艺术展区、古镇文化体验区。
聚力
在携手同行中共绘融合新篇
除文化交流外,活动还特别安排部分台湾嘉宾开展产业考察与交流活动。24日下午,70余名台湾嘉宾先后走进翠屏区长江工业园、三江新区等地,实地考察动力电池、智能光电等产业领域。“这是我第二次来宜宾,每次都有新惊喜!”台湾中华产学联盟协会理事长萧引凤说,宜宾在工业基础、科技创新等方面优势突出,期待未来台湾企业能在汽车、电池等领域与宜宾深化合作,共享广阔市场。
9月24日晚,2025“两岸情·李庄行”海峡两岸交流活动——“天际彩墨·飞舞长江”无人机光影秀精彩上演。
与考察活动同时举行的,还有在李庄安石村举办的两岸青年创智峰会。川台两地的青年齐聚乡野,拼舞技、聊理想,5位扎根四川的台湾青年讲述了他们在川逐梦的故事,并以“东道主”身份向远道而来的台湾同胞发出诚挚邀请:“希望更多台湾青年来四川,走一走,看一看!”
夜幕降临,李庄的夜空被点亮,2000架无人机以天为幕、以光为笔,在夜空勾勒出9组具有川台代表元素的璀璨画面,点点光影间也流淌着“两岸情·李庄行”过去十年间的点滴。人头攒动的国兴大道上,两岸同胞相约欣赏着这精彩一幕,川台交流融合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