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宜宾兴文县推动“旅游+扶贫” 让贫困村民有效脱贫

http://www.scol.com.cn  (2017-03-23 16:20:48)  来源:四川在线宜宾频道  
编辑:颜婧记者 曹洋 王扬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曹洋 王扬)“一株李树苗100元,从李花节开幕我一共卖13株,收入1300元。”3月22日,宜宾兴文县九丝城镇李花开的正盛,迎来不少游客,贫困户张勇正在向过往游客推销自己的树苗。“不到一个月就能收益1300元,别说摘帽了,致富都有信心。”

让张勇受益的,是兴文县正在的实施以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模式。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兴文县已形成乡村旅游型、景区创业型、商品生产型、移民搬迁型以及旅游团购型五大旅游带动扶贫有效模式。依托“旅游+扶贫”,2016年兴文县完成了11个贫困村、8352人的脱贫任务。

特色节事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共乐镇首届油菜花节、九丝城镇李花节、玉屏猪儿粑节、大坝童谣文化节……三月的兴文,处处生机盎然。今年,兴文县根据各乡镇各时节的具体情况,制定了2017年乡村文化旅游十二节活动规划,做到“月月有活动,月月有看点”,基本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养生”的乡村旅游特点。

特色节事活动也成功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短短半月时间,共乐镇的富硒水稻和再生稻就销售了5000余斤,销售额达2万余元。”据共乐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举办特色节庆活动,不仅能够向游客展示本土文化,打造属于自身的品牌名片,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贫困户的积极性,让他们从观念上开始改变,主动走出去。

销售出去的不仅是产品,还留下了人气。3月15日,大坝苗族童谣文化节正式开幕,当天就接待了游客3000余人次,预计活动结束能达10万余人。“人气带来了商气,也给贫困户带来了增收的要素。”大坝苗族乡副乡长刘丽莉介绍,农家的土鸡土鸭、甚至是手工制作的的生活用品在节庆活动中市场也非常好。

景区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

为带动贫困户就业,兴文县还将县内景区的摊点全部收回并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旅游商品售卖种类,并提供给景区周边有条件的贫困户免费经营,贫困户通过参与经营达到脱贫目的。

以石海景区为例,景区内所有的摊点都在租期满后收回,进行统一的规划,科学划分景区内手工艺品、农特产品、旅游纪念品、餐饮、茶座等售卖区域,“景区周边有条件的贫困户有免费经营权和优先选择摊位的权利,但必须遵守公司经营管理的相关规定。”

这些免费经营区一年一签,景区建立针对摊点的考核体系,将一年中经营效益好、口碑好,以及模范遵守景区管理的贫困户,将在次年获得有限选择摊位的权利,“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贫困户参与经营和自觉维护景区秩序的积极性。”

特色农产品走向商品化

3月,兴文县大坝苗族乡油菜花开得正艳,而农户家里的农产品也被前来赏花的游客“抢购一空”。蕨粑是大坝苗族乡贫困村黄草坪村的特色农产品,将野生蕨根制作成粉,然后制成蕨粑,原料天然,味道香醇,口感细腻。“将蕨粑进行了包装,再到现场进行售卖,游客们非常感兴趣,还有人问我预订呢。”贫困户刘明全高翔地说道,就在开幕式当天售,刘明全通过售卖蕨粑就获利近千元。

汤华兵是大坝苗族乡柏坳林村的贫困户,目前正在走养牛致的路。看了好几场节庆活动,他意识到传统的养牛卖牛收益小,在这次童谣文化节展销会中,他将手工制作的黄牛肉干进行展销,由于用料精细、口感上佳,游客纷纷前来购买,当天共卖出20余斤牛肉干,销售额1500余元。

在兴文县,在贫困村中挖掘民间手工艺品制作人才,指导和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将富有兴文地域特色的竹编、草编等手工艺品和方竹笋、山地乌骨鸡等特色农特产品包装成为特色旅游商品,在景区指定摊点进行统一售卖,让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增收。此外,依托兴文县电商产业园,发展订单农业,将包装好的农特产品销往各地,帮助当地农民、种植养殖户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异地搬迁打造“组团”旅游区

在兴文县,将脱贫攻坚中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与景区开发建设相结合,把贫困户变成景区的一部分,成为兴文县探索的另一个新思路。

以石海景区坡地苗寨建设项目为例,项目划出一定区域给搬迁贫困户修建房屋,贫困户按照统一风格要求完成修建和装饰,旅游部门及公司引导和培训入住贫困户参与旅游配套服务经营,如经营旅游商品门店、旅游餐饮、住宿、酒吧、茶座等等,闲时还可以参与节目表演,让搬迁后的贫困户积极投身发旅游业。

据悉,下一步,兴文县还将重点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将搬迁贫困户纳入特色小镇的打造中来,共享旅游发展的成果。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