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兴竹杨守红:废料淘“金”创新技术实现竹资源100%利用|宜宾民企大咖说㉘

2025-07-15 17:42:57来源:川观新闻编辑:王眉灵

宜宾观察 张梦露 陈治吏

7月14日,宜宾市兴文经济开发区,四川蜀南兴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蜀南兴竹”)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摞摞竹片经过烘干、碳化、磨粉、捏合、成型等工序,“变身”为高附加值的竹质活性炭产品。“几天后,这批产品将运送到湖北。”蜀南兴竹总经理杨守红说。

蜀南兴竹2021年落户兴文经开区,目前已建成一条年产2000吨的生物质碳材料生产线。凭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企业先后获得农业产业化县级龙头企业、四川省创新型中小企等称号,2024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

近日,杨守红接受了川观新闻的专访,讲述这家年轻企业如何把竹子“玩出”新高度。

从“边角料”到“抢手货”,竹废料身价暴涨

“我们考察了川内多地,最终选择兴文,看中的就是这里的竹产业基础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说到缘何来到宜宾,杨守红解释。兴文有55万亩竹林,竹类近30种,年产竹材32万吨,家底“丰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竹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养料”。蜀南兴竹2021年12月成立,次年2月动工修建厂房,2023年9月投产,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建厂到量产的全过程。

走进成品仓库,映入眼帘的是一袋袋企业“明星产品”——脱硫催化剂。“别看它黑不溜秋,身价可不菲,化工企业抢着要。”杨守红说,蜀南兴竹以当地竹加工企业产生的“边角料”为生产原材料,10吨竹废料可产出1吨活性炭。竹废料每吨价格只有400多元,经过精深加工,脱硫催化剂每吨能卖2万余元,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眼下,企业月产量达170吨,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我们的产品通过公路运输,送到黑龙江、上海、江苏等22个省(市、自治区)。 ”

蜀南兴竹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室内空气净化、自来水净化、饮用水净化、养殖水净化等水处理领域。与传统煤质活性炭相比,竹质活性炭具有强度高、寿命长、吸附性能优越等特点。“我们的产品强度是煤质炭的2倍,在相同处理量下用量更少,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杨守红透露,企业正加快研发中空碳材料,将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技术突破,“吃干榨尽”激活竹产业新动能

一根竹子能变成什么?在蜀南兴竹展品区,除了常见的颗粒炭、柱状炭外,还有专门用于空调的除醛滤芯、鱼池培菌滤材等“黑科技”产品。这些成果源于企业自主开发的全国首创技术——竹生物质多联产系统。

“这项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对原料适应性强,整竹、竹废料、各种类竹均可利用,实现了从竹根到竹秆的‘吃干榨净’。”杨守红说,该技术不仅能生产高端生态炭系列产品,还可产出生物质蒸汽、绿氢、绿色甲醇及航空煤油等清洁能源,让竹资源得到100%高值化利用。

创新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去年企业投入研发经费500多万元,今年预计投入600万元。”杨守红介绍,为保持竞争优势,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一方面与四川化工集团联合开展绿色甲醇测试项目;另一方面携手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推进航空煤油研发。“航空煤油热值高、燃烧性能好、清洁度高,能满足超音速高空飞行的需要,是我们未来重点突破的方向。”

市场需求增长,产能也在跟上。眼下,蜀南兴竹第二条生产线建设现场,焊花飞溅中,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预计年底投产后,公司年产能将提升至5000吨,产值突破6000万元。”杨守红透露,明年公司计划启动二期竹材深加工项目,并建设省级中试平台和绿氢示范基地,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杨守红心里想的不仅是“一条线”,还要有“一个圈”。“我们既要做好产品,更要打造竹产业循环经济样板。”他算了一笔账: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将带动当地4000余户竹农参与原料供应,助力竹农每年多销售10万吨竹废料。“届时公司年产能将突破1万吨、年产值将超过2亿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