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观察 张梦露 陈治吏
7月28日,宜宾三江新区,四川华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洁环保)中控室内,几名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操作平台远程控制焚烧系统运行,面前的监控平台实时跳动着危险废物处理数据。在这里,每天要“消化”来自四川、云南、重庆、贵州等地的100吨危险废物。
华洁环保是一家综合性环保公司,从2002年成立至今,在宜宾深耕20余年,完成了从传统“治污者”到资源再生“专家”的转型。凭借技术创新,企业先后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工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省环保产业50强等多项荣誉。
近日,华洁环保创始人邓华接受了川观新闻的专访,畅谈企业快速发展的“绿色生意经”。
瞄准机遇,抢先布局环保产业赛道
“20多年前,环保还是个新鲜词。”谈起创业往事,邓华打开了“话匣子”,“原本我在宜宾一家国企负责管理工作,后来赶上地方企业员工下岗潮,我和先生也受到影响,开始自己创业。”
那一年,恰逢《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能源促进法》等环保政策法规相继颁布。瞄准机遇,邓华与丈夫带领一批下岗职工组成6人的初创团队,在宜宾创立了华洁环保。
创业初期,华洁环保瞄准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处理等传统环保业务,借势宜宾工业发展,与当地多家国企达成治污合作,迅速打开市场。此后十年,华洁环保步入发展“快车道”,企业年产值从200万元跃升至5000万元。
转折发生在2012年。彼时,传统环保赛道越来越挤,华洁环保业务增长放缓,开始寻找发展“新路子”。“我们花了三年时间,去新加坡、日本、德国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邓华直言,这次环球“取经”让团队大开眼界,随后迅速将发展战略转向环保细分领域——固体废弃物处置。
2016年,华洁环保在三江新区建成首个危险废物处置项目,率先在行业内实现油基岩屑热脱附无害化处置。2019年,随着华洁环保在珙县设立的宜宾市危险废物处置基地的投运,企业综合危废处置和利用能力再上新台阶。
走进华洁环保危险废物暂存仓库内,货架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密封容器,每个容器都贴有“身份证”,记录着危险废物的来源、入库时间等信息。“最快2小时就能处理完一批危废。”邓华说。
2023年,华洁环保将目光投向资源循环利用新领域,成立了宜宾市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实验中心。目前,企业已储备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循环利用等多个项目。“从污染治理到资源循环,我们始终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步伐。”邓华表示。
技术驱动,业务“版图”不断更新
自动过磅、精准入库、高温炼油……在华洁环保生产车间,经过多个工序,油基岩屑正通过热负荷处理技术实现“浴火重生”。邓华解释,热脱附处理技术能让油基岩屑在无氧环境下发生脱附反应,无害化处置后转化为再生燃料油和建材原料,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技术突破离不开“硬核”的人才支撑。“公司组建了一支技术团队,既有一线技工、专职研发员,也有工程师、高校博士,年均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约6.3%。”邓华介绍,截至目前,华洁环保累计拥有自有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60余项,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邓华介绍,目前企业已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产出多项成果。
当前,华洁环保正积极布局新赛道。“聚焦金属材料循环利用,我们以光伏组件边框、新能源汽车部件的铝边角料为原料,加工成为铝卷、铝箔等产品。”邓华表示,通过精细化分选、高温熔铸及智能化压延等自主研发技术,实现废弃资源的全组分回收和性能升级,每年可转化工业固废8万余吨,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9%以上。
如今,华洁已完成从“污染治理”到“变废为宝”的产业升级,业务范围拓展到四川、云南、重庆、广西、贵州、浙江等十余省市。谈及未来,邓华表示,公司将持续深耕资源化利用领域,重点突破一般工业固废、动力电池回收等关键技术,力争今年产值突破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