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黄远德 记者 曹洋)8月27日,宜宾市高县蕉村镇吉新村的双胞胎兄弟徐明贵、徐明付正忙着把刚摘回家的桑叶拿出来喂蚕,趁着还有几天大学才开学,兄弟俩不约而同想为父母多分担一些家务。
这两年,徐明贵一家是村里远近闻名的“红人”,原因无他,家里出了三个大学生。但说到姐弟三人考上大学的经历,父亲徐昌文连说不容易:“幸亏有了精准扶贫政策让孩子上学没有后顾之忧,也让家里发展起了产业,不然三个孩子上大学连想都不敢想。”
“教育帮扶,是拔掉‘穷根’、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手段。”高县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像徐家姐弟这样的经历在高县可谓数不胜数。据统计,2014年以来,高县教育系统共投入资金15.48亿,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进行改善,推动脱贫攻坚与教育事业协调发展。2019年2月,高县已顺利通过贫困县退出省级专项评估检查。
产业政策齐兜底 贫困村五年走出13个大学生
吉新村位于蕉村镇北部,离场镇约8公里,均为山地丘陵地形,由于交通不便土地贫瘠,2014年吉新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有贫困户96户340人,徐昌文家就是其中之一。
“几年前,我被诊断出股骨头坏死,需要好几万医疗费,但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要上学。”徐昌文回忆,家里四个儿女,由于条件不好,长女初中毕业就扛起了家庭重担,一直叮嘱弟妹要好好读书。然而,一家人长久以来都是以务农为生,每到开学季,医疗费、学费、生活费……这让原本已摇摇欲坠的家庭不堪重负。“债务一年比一年重,这让还在上学的孩子们心理压力很大。”
精准扶贫政策让一家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2015年,徐昌文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卡贫困户,根据国家助学政策和县级贫困户子女上学兜底保障政策,普通高中阶段的学费、书本费以及教辅费得以免除,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在校申请每年1千到3千元的助学金。以在高县中学上学的徐明付为例,免除了学杂费,加上各类奖助学金,上学几乎不用家里开支。
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还需解决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为让徐昌文一家尽快发展起来,镇村干部鼓励他们发展蚕桑。“家里几亩地全部栽了桑,每年靠养蚕也能收入一两万元。”徐昌文说,不仅如此,村干部们还指引他们办理贫困户免息贷款,靠着政策,家里开起了养猪场,今年就已经出栏了20头小猪。
无独有偶。在吉新村,通过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帮助,免除了学子们的后顾之忧,短短5年时间里,吉新村就有13名学生考上大学。
提升办学硬实力 打造优质教育“软环境”
在徐家兄弟俩热火朝天摘桑叶的时候,十多公里以外的高县翰笙小学里,校长袁从明正在和老师们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做筹备工作,与往年不同,今年大家再也不用处心积虑只为让教室多安两个位置。袁从明介绍,早在几年前,学校就处于超负荷状态。“学生每年都在增加,但受场地限制,26个教学班学生都近70人,不夸张的说,教室真的连张多的课桌都放不下。”
问题不止于此。由于罗场镇与筠连县、盐津县等接壤,有不少进城务工人员,由于户籍限制,子女上学成了难题。雪上加霜的是,软硬件设施差,教师也不愿意留下来。“每年都有教师考走或离职。”
不仅是翰笙小学,高县乡镇中心小学都曾面临这样的困境。高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改变这个现状,2014年以来,高县投入资金6.56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21.8万平方米,新建、改(扩)运动场18.6万平方米,完善校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及设备购置,目前高县18所乡镇中学、19所乡镇中心小学校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2019年9月,新建的翰笙小学正式开学了。这个占地约69亩的小学,可容纳48个教学班2200名学生就读,解决了场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更让罗场镇一半的贫困学生有了良好的就读环境。“硬件变好了,师生整体精神面貌都发生可喜的改变,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袁从明表示。
借力结对优势 培育教育发展新动能
临近开学,高县落润镇新寨村驻村工作队正忙得不可开交,不仅要筹备为成都理工大学后勤服务集团送去的农副产品,还要对村里的贫困学生情况进行摸底,确保每名孩子准时入学。
为有效利用成都理工大学特有的教育帮扶优势资源,双方曾进行多次沟通交流。高县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最终确定了联系贫困学生、培训管理干部、支持发展规划等几方面重点帮扶内容。
去年8月,一场为期七天的“双百双梦”教育扶贫活动在成都举行,成都理工大学带领百名贫困学生感受大学生活,开阔视野,希望孩子们能够走出大山看世界,树立梦想。不仅如此,成都理工大学还投入志智双扶教育资金,联系其他帮扶单位建立新寨村学生教育帮扶奖助长效机制,确定长期资助和奖助贫困单亲子女、孤儿、优秀学生10余人。
据统计,目前成都理工大学已为高县培训学员1500余人次,联系师生到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编写完成《新寨村节点体验式乡村旅游规划》1项等;同时,依托电子商务专业,指导宜宾市高县庆符镇建立了村级淘宝平台,帮助其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